含有竹的古诗。十分感谢.
一、含有竹的古诗。十分感谢.
寄题江外草堂
唐·杜甫
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
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
食笋诗
唐·白居易
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
山夫折盈把,把来早市鬻。
二、竹子诗句
竹 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竹石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 郑板桥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
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咏竹 心灵协奏曲
雨打风吹不折腰,凛然傲气上云霄。
不随花色争春艳,只在严冬展翠袍。
若谷虚怀兰菊伴,高洁儒雅管萧陶。
人人笑我形消瘦,唯有梅君知我高。
竹赞 韩众卫
虚心本自节中高,雨打风吹能守操。
高雅全凭骚客寄,忘怀潇洒自逍遥。
思竹 侪石
独步幽篁碧海中,翩翩诗袖惹清风;
风前雪后思真意,何必云深入壑空。
岁末咏雪竹 闲如野鹤
疏枝密叶醉中看,恰似佳人月下弹。临水纵横飞小凤,依山俯仰舞高冠。
剪裁梦影随云远,听取风声伴雪寒。一片虚心清白貌,钓鱼台畔报平安。
咏竹 如水凡心
高风有节淡虚名,入得云屏宠不惊。
千尺寒梢能自直,一竿瘦骨最分明。
程门扫却阶前雪,管笔描空腹里情。
常伴雅贤居隐处,菊兰为友共梅清。
月光下的凤尾竹 芳草路
月下疏清影,观音展绿妆。
柔纱凝玉露,姿弱透纤芳。
娇小无心媚,含羞不语香。
翠衫萦醉意,幻做梦悠长。
鹧鸪天 翠竹烟雨行
水榭山林破土新,摇扶直上郁青筠。
狂风掠过犹留韵,暴雨濒临似化醇。
盈傲骨,透精神,霜欺雪压志无伦。
英姿作简书青史,富贵携来始报春。
三、关于咏竹的诗句
虚怀千秋功过,
笑傲严冬霜雪。
一生宁静淡泊,
一世高风亮节。——本人非常喜欢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徐庭筠 《咏竹》
不论台阁与山林,爱尔岂惟千亩阴。
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
葛陂始与龙俱化,嶰谷聊同凤一吟。
月朗风清良夜永,可怜王子独知音。——其中非常经典的两句后人改作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
四、想寻几首有关竹的诗
咏竹(傅庞如)
破土凌云节节高,寒驱三九领风骚。
不流斑竹多情泪,甘为春山化雪涛。
咏竹(七律)
茅舍小桥流水边,安居落户自怡然。风摧体歪根犹正,雪压腰枝志更坚。
身负盛名常守节,胸怀虚谷暗浮烟。寒霜暑热毫无畏,春夏秋冬四季妍。
庭竹
唐·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
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
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
南窗轻睡起,萧飒风雨声。
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时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巯侵见前峰。
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五、关于咏竹的诗有哪些?
1、《新竹》
清代 :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2、《满江红·咏竹》
明代 :陆容
不种闲花,池亭畔、几竿修竹。相映带、一泓流水,森寒洁绿。风动仙人鸣佩遂,雨余净女添膏沐。未成林,难望凤来栖,聊医俗。
问华胄,名淇澳。寻苗裔,湘江曲。性孤高似柏,阿娇金屋。坐荫从容烦暑退,清心恍惚微香触。历冰霜、不变好风姿,温如玉。
3、《潇湘神·斑竹枝》
唐代: 刘禹锡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4、《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唐代: 柳宗元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
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
谅无要津用,栖息有馀阴。
5、《咏院中丛竹》
唐代:吕太一
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
心贞徒见赏,箨小未成竿。
-
热爱生命 诗句意思 你好! 这句诗的意思就是:你既然选择了这条道路,不管是否能够成功,也不管前方有多大的风雨,你也要在风雨中仍然不停的赶路,要有一种不避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
1. 关于蝴蝶和牡丹的诗句 关于蝴蝶和牡丹的诗句 1. 关于蝴蝶的古代诗句 蝴蝶飞 【唐】李贺 杨花扑帐春云热,龟甲屏风醉眼缬。 东家蝴蝶西家飞,白
-
一、关于绵绵的诗词 绵绵大山悠远见,不识大海在眼前。 绵绵留得情意在,不许此生来意长。 我把青丝盼白发,等的绵绵何日橡清到。 门似圆盘锁缠缠,院似梁困前罗裙意绵绵。 琴箫瑟,
-
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意? 你问的这个问题,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意?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两句诗出现在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