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宣砚

柳编之乡指的是哪里?

时间:2022-05-31 11:59:47 浏览: 21 作者:笔墨纸砚网

首先,谢邀。中国柳编之乡在安徽阜南县,尽管全国很多地方都有柳编,但阜南是确确实实拿到了“中国杞柳之乡”、“中国柳编之乡”、“中国柳编之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国家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5个国字头的荣誉称号。阜南之所以能成为中国柳编之乡,这与其历史发展是分不开的。

以下是正文:

安徽阜南:这13万安徽人,花500年柳条变“金条”,年产值约90亿

-阜南柳编-

得天独厚

世代相传

造就了柳编技艺的“匠心”

自2014年以来,这里一共有156家柳木企业获发明专利169件,实用新型专利693件,外观设计专利271件。

柳木产品年产值约90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1.7%;年出口创汇2.7亿美元,占全县出口创汇的90.7%。

这里,是阜南县,安徽西北部的一个县城。

阜南,作为“中国柳编之都”,柳编历史悠久,工艺精美,已然被列入安徽省阜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而阜南人,也因这一悠久的历史,用一根柳条,改变着自己的生活。

//////////

柳条编织的“市场”

每年,都有不少人来到阜南挑选柳编工艺品,既有批发的商人,也有工艺品收藏家。

在阜南生产柳编工艺品的工厂门口,每天都有工人们在停靠的货车上有规律的上货。对于这些工人们来说,他们对这些纸箱内装的是什么并不关心,他们只知道这些纸箱将经由他们的手传向海外。

by 阜阳热线网

自2001年以来,阜南的柳木产品出口在全国前三,年出口创汇最高达3亿美元以上,占全市同类产品出口的90%,全省的60%,全国的35%。

2008年,当全球席卷金融危机的风潮,阜南却克服了其不利影响,营业收入达到11.2亿元,出口创汇2295美元。

时至今日,阜南县已经成为全国最有影响力的柳木文化产品出口基地。

by 网络

李老板是阜南一家工艺品公司的老板,他说,每年要接的欧美贸易订单多达几十次,装甲完成的柳篮集装箱,会先运到南京,再通过邮轮运送到美国。

一年下来,通过这样的外贸可盈利七八百万元,带动了周边农户1000多人就业,直接帮助贫困户就业脱贫致富。

在阜南,像李老板这样的工艺品公司有很多,而这些公司呈现的数字年产值处处都显示着阜南柳编产业的成功。

by 阜阳热线网

一直以来,阜南柳编产业的发展与其下面的黄岗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黄岗镇南部都处于蒙洼蓄洪区,每当淮河王家坝开闸泄洪时 ,大量的河水流经这一带,致使种植的农作物被水淹没。

于是,当地人就利用洼地种植耐淹的杞柳,而杞柳是制作柳编工艺品极好的材料,因此,柳编产品原材料的问题迎刃而解,黄岗镇更是成为了“中国杞柳之乡”。

by 安徽要闻

尽管拥有原材料充足的利好条件,但阜南柳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扎根已久的柳编历史和传承的柳编技艺。

//////////

传承汇至匠心

据文献记载,阜南的柳编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时期,此时的柳编业正值兴旺发展的势头。

明正德《颍州志》记载:“淮濛盛产水荆(注:当时把杞柳称为水荆),采伐加工,洁白如玉,坚韧如藤”。

在清初时,阜南就因其精湛的编织技术吸引了众多慕名而来的商人,编织的柳箱、簸箕、筐萝等也因其声名远销苏、浙等大商埠。

by 网络

随着柳编工艺交易市场的扩大,阜南下面的黄岗镇也逐渐成了远近闻名的柳编产品集散地,因此,黄岗也专门设立了“柳编一条街”。

久而久之,黄岗的柳编产业也在系统化发展。

黄岗的一些商界知名人士会定期出面组织庙会,而庙会的用途就是用来扩大柳编原材料和柳编产品的交易。直到解放后,黄岗每年定期都要召开“黄岗柳编物资交流会”。

by 阜阳热线网

改革开放后,黄岗当地一些农民不甘落后,下决心要将当时的柳编产品推出农村、推向城市,从中获取更高的收益。

发展到现在,阜南的柳编手艺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而种植杞柳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

by 阜南发布

百年传承的历史对于阜南人来说有着不同的意义,在柳编还未被产业化的时候,柳编只是一门家族传承的手艺活。

杨士成家祖祖辈辈都是依靠着“编筐打篓”作为生活的主要来源,而杨士成从小在父辈的耳濡目染下,也学着柳编,到现在已经有快四十年的时间了。

by 网络

“以前一天编柳只挣3块钱,现在一天能整个200元左右,一年下来也能挣个七八万元,家里现在也盖起来楼房。”杨士成说道。

年幼时期只会编一些简单的安全帽,如今的他已经成长为会编各种各样特色的柳编工艺品柳编大师,还获得2018年阜南匠造柳木工艺赛中获得第一名。

by 阜阳热线网

同样,阜南也不缺乏因为传承祖辈手艺而发展柳编产业的“柳二代”。

李明,地地道道的阜南人,2007年安徽农业大学毕业后去深圳下海创业,当时就拥有自己的国际物流公司,年收益已经达到2000万元。

只是他在2008年就放弃了自己的公司,回到阜南老家,接过父亲手中的柳木产业担子,如今他家的公司已达到年收益超2000万,他已经是完完全全的“柳二代”

by 网络

对于阜南人来说,正是传承下来的柳编文化影响着他们,造就了现在的柳编产业。

//////////

产业转型,编织“世界环游梦”

柳编产业带来的巨大利润,改善了阜南人的生活,也使得这个县快速发展。

安朝珍,阜南下面的杞柳种植基地贫困户,以前靠着种地维持生活,当遇到大雨洪涝天气,地里的庄稼全被淹了,一年到头吃不饱饭。

by 网络

如今将土地承包给杞柳种植大户,不仅一亩地一年可以获得600元,而且就近在杞柳种植基地,除草、剪枝、收割柳条,每年可以挣6000多元。

和安朝珍一样,大多数的贫困户靠着柳编摆脱了他们的“脱贫梦”。

by 阜阳热线网

只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市场趋于饱和,更多的阜南人认识到,海外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在不断变化,传统的柳编产品已经不能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

“柳条编制的篮、筐、盆都卖了几十年了,市场早就有审美疲劳了。”李明说。

如今,阜南人已经告别篮、筐等传统柳编制品,开始向附加值更高的工艺品、户外家具、厨卫制品等柳木领域转型。

by 网络

跟随着欧美家居市场流行的脚步,阜南人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将以柳编这支巨笔,描绘着来自阜南的柳条的“世界环游梦”。

-END-

文 编辑 丨小县令

部分素材来源丨网络

参考:

阜南发布《阜南柳编实现跨越新发展——编一座“金桥”连四方》等。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

柳 编 之 源 初 探

内容提要:柳编之源,在山西省洪洞县,虞舜当年耕作的历山脚下的韩家庄村。柳编的发明者是韩流一一颛顼帝。

撰写村志,意外地发现,威风锣鼓起源于我韩家庄的柳编制品——簸箕、笸箩、柳帽,由唐尧点化而成。

村人问:那簸箕、笸箩、柳帽,又起源于何人何时何地呢?

这是一个不好回答的难题,村志初写时就想到了,知难而退,迴避不谈。村人再三问,朋友也来微信说:你村是簸箕之乡,应该对此有个说法。这一激,使我想起儿时的一幕。有一个雨天,我下到窨里看柳编,听《三国》。一位本家叔叔韩家顺同本家兄长韩宝林,议起了柳编的鼻祖。一人说是鲁班。另一个人说,早,舜耕历山地时,犁上就挂簸箕,就敲簸箕。这簸箕就是他后娘给他要的,后娘姓韩,咱村北户韩娘家,娘家弟弟就会编簸箕。他们对我说,你念了书给咱弄清这个鼻祖,咱好拜拜。

一晃六十多年过去了,应该回答了。我请教山西大学一教授,教授没有应声。又请教北京大学一教授,教授说,这怕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既然这样,看来是一个还没有人研究过的课题。我不妨班门弄斧,抛砖引玉,以报乡梓。

一、基地初访

中国当今有四大柳编基地:河南固始、湖北襄樊、山东莒南、安徽阜南。找了找他们的自述,对自己此产业的历史,都有交待。

河南固始说,他们柳编业已有上百年历史。

湖北襄樊说,他们程河柳编,起始于清代乾隆年间,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安徽阜南说,他们的柳编,起始于明代正德年间,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山东莒南说,沐河柳编,可追溯到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400多年了。又说,是鲁班的弟子泰山发明的。山东高密双羊(现归陕山)郑公说,他们先祖自山西搬迁,带着柳编技艺而来。而先祖自孙膑处学得此艺,已有2000年历史。

四家基地的自述告诉我们,都有柳条生产,有的有两万多亩。这是柳编的材料,必不可少。还告诉我们,考证柳编鼻祖,可以排除前三家了。山东高密、沐河,应初选为发生之地。孙膑、泰山,应初选为发明之人种子选手。2000至2400年,应初选为发明之时了。

二、文选旁证

《西厢记》是元代王实甫的剧作。剧中有句唱词:“弯一枝窍镫黄华弩,担炳簸箕来大开山板斧”。

《齐民要术》是北魏贾思勰的著作,记录六世纪前黄河流域农牧生产食品加工的农业百科全书。书中有“圣秋,任为簸箕。”的记述。

《礼学·学记》,西汉郑云著。书中教导说“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礼记·曲礼》,孔子72弟子编著。书中提示人:“凡为长者粪之礼,必加帚于箕上,以袂拘而退,其尘不及长者,以箕自乡而报之。”

《列子·汤问》,战国列子著。书中云“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诗经》,春秋孔子编著。记载西周到春秋500年的作品,小雅篇中有“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的诗句。

从以上文选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1、柳编制品中,簸箕一物出现最早,应用广泛,已从人们的生产、日常生活,进入教育文化生活。

2、“簸箕”一词,至迟出现在西周。有其名当有其物,簸箕一物至迟发明于西周。

3、由此可以得出,柳编发生时间至迟应为3000年前。年份推前,种子选手也就该淘汰了。

4、另一个种子选手产生了:簸箕。它是柳编制品中最早出现的一种。考证柳编鼻祖,应从考证簸箕的发明者追寻。

三、星空簸箕

箕,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空可见星分成二十八宿,东西南北各七组。东方苍龙七宿是:角,亢,氏,房,心,尾,箕。箕宿四星,组成四边形,形状如簸箕。

簸箕,柳编制品,三边立帮,一面敞口一字形。扬谷去秕,扬米去糠。定其名,源于中国人民对远古星辰自然的崇拜,是中国神话和文学结合的产物。

《走簸箕》,远古传承的一种轻功。将簸箕朝上平置地上,人在三边沿上走來走去,簸箕平稳不翻。真神也。

发明簸箕者,该是对簸箕有需求者,又取其名字者,该是对星辰历法又有研究者,对大自然有敬畏之心者。看来簸箕是有来头的。不是等闲之物。他最初发明者是那位神人呢?

四、远古群星

历史的星空中,发明者多多,多多者发明。

黄帝发明:文字(仓颉)、医药、舟车、弓矢、井、杵臼、桑蚕、机杼、衣裳、鞋帽、帐幄、祠庙、床、席、墨砚、毡、陶器、碗、碟、釜、甑、盘、灶、炼铜、刀、钱币、铜镜、钟、铳、鼎、旗、饭食等等。

炎帝发明:刀耕火种、耒、耜、陶器、炊具、制麻为布、削木为弓、市场、立历日等等。

少昊帝发明“鼙鼓、钟、磐、苓、管、埙、帘等乐器。

颛顼帝发明:打井、分九州、制历法等等。

喾帝发明:弓箭、乐器、作曲、正度量、定历法等。

帝尧发明:制历法、造酒、围棋、打井等等。

鲁班发明:钻、锯、刨子、曲尺、墨斗、磨、碾、伞、滑轮、锁钥等等。

孙膑发明:豆腐、木炭、皮革、鞋、泥塑等等。

这么多的发明中找不见簸箕。是簸箕还没出现吗?不是。虞舜耕地时犁上挂簸箕,不打牛,打簸箕,帝尧从这簸箕上发现舜,认识舜的仁慈和智慧,将帝位禅让给舜,这一簸箕问鼎的政治佳话,举国皆知。

是把簸箕漏了吗?应该是。那我们今天就把这漏了的历史补一笔。补给谁合适呢?他应该是虞舜之前的某一位才有资格。这是条件一。条件二是,他生活的地方有柳条资源。条件三,他应懂天文历法。四,他急需簸箕这个物件。五,发明簸箕须有工具。如此看来,合适的人选应该是颛顼帝,他具备以上五条标准条件。

五、鼻祖韩流

此节一一解说颛顼帝的五个条件。

一、颛顼帝位列五帝中的第二位置,在喾帝之前,尧帝之前,当然在舜帝之前了。在舜耕历山之前,不打耕牛敲簸箕之前了。

二、黄帝有个儿子叫昌意,被贬到若水(今大渡河一带),在若水娶妻生子,给儿子取名韩流,中国第一批韩姓人诞生。韩流念念不忘黄帝爷爷的帝位,苦心孤诣迁回汾水,在距公孙轩辕居住地的公孙堡村十余公里的吕梁山麓造堡而居(取名济民堡,隋朝改称韩家庄),便于与爷爷走动。之后改回爷爷的姬姓,名,姬颛顼。他建的这个堡子,南面有条沟叫麻沟子沟,北面有条沟叫风葫芦沟,两沟内长满丛柳。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沟里仍有柳地。这又具备了资源条件。

三、颛顼帝制历法,当然对星辰有研究,通晓二十八宿,知道箕星宿了。这又符合第三个条件。

四、韩流造堡,急需“叩石垦壤”的工具。这又符合第四项要求。

五、韩流所处的时代是新石器时代,这个时代有龙山文化。近年来,山西师大教授等诸多学科专家,对韩流建堡的西边历山周围,进行田野考察,地表遗存釆集和剖面观察,先后发现白灰皮窑洞各型灰坑及古陶窑若干处,另外还陆续发现釜、鬲、豆、石斧、骨锥、簪。属龙山文化的遗物。编簸箕需要的工具石斧、骨锥具备了。这也具备了第五项要求。

造堡工竣,在箕畚基础上,韩流又加工改造,将叩石垦壤的功能,升级定型为扬谷去秕,扬米去糠形似箕宿的簸箕,又派生出笸箩、柳帽等物件。

也许与他发明打井的实践有关,韩流还发明了编簸箕的专用作坊——窨,就是地窨,可容纳十余人同时编织。窨里冬暖夏凉,避风潮湿,柳条不容易折,可塑性强,编出的柳货密实坚挺质量好。这种古老的窨,直传到今天,在韩家庄还有多处,还在使用。

韩流,簸箕的发明者也!

韩流,柳编的鼻祖也!

结束语

如今的韩家庄不仅仍种柳条,还在编簸箕,编笸箩,编柳帽、柳箱、柳箢、柳罐等,也开始编柳编工艺品。千年柳编亦成为该村一项非遗项目。

古村韩家庄,柳编产业輻射到周围五六个村,产品销售到山西几十个县,在山西还有一则顺口溜:“长治的泥水匠,阳城的锢漏锅,洪洞(韩家庄)的编柳货。”韩家庄有人迁出,移民吕梁交口县、北京门头沟、山东高密等地,把柳编的技艺也带到了那里,传到了全国各地。

那么孙膑呢?鲁班弟子泰山呢?

我无意否认此二说。退一步讲,韩流也是柳编行当的第一发明者。正像韩流的出生,是中国第一批韩姓人诞生一样,还有第二批、第三批……第七批。

他们也各有各说,言之凿凿。所探之源未必是源,请有关学者斧正。殷殷期待。作者:韩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 测八字取名 紧急

    测八字取名 紧急 测八字取名 紧急 男:“清如” .“好山入座清如洗;嘉树当窗翠欲流。”——语出清代著名书画家张之万赠其二兄蕙圃之经典宅第对联。 ¬  山清如洗,树翠欲流,几

  • 西和县现代书法家是谁

    西和县现代书法家是谁 明代山销一个大书法家叫董其昌。顷唯返这个就是说他吧。 我想,其昌不是现代书法家的笔名。我也不是书法界的,不太清楚。 凡是书法家都雀饥知道董其昌。

  • 蒋德文画家介绍?

    蒋德文画家介绍? 蒋德文字易津.号三元道人.国家一级美术师.国礼画家。广西青年书画家协会会员.桂林市美协会员.全州县美协理事.七星区美协理事.八桂艺盟成员.中国少数民文物

  • 家常炖牛腱子肉的做法

    一、家常炖牛腱子肉的做法 家常炖牛腱子肉的做法如下: 主料/辅料:牛腱子一块、葱半根、姜4片、蒜6瓣、老抽1勺、鲁花酱油2勺、料酒1勺、香叶3片、肉蔻1个、花椒20粒、桂皮2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