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忠的田园山水的发现之旅
张正忠先生能够终生热爱书画艺术,启蒙老师是他的父亲张守正老先生。在家庭文化艺术氛围的影响下,他6岁便爱上了书法、国画,以后一直痴迷于此。14岁以他的字拦差让画在当地面向公众,至今从艺已50年。他正式拜的第一个老师是写意花鸟画家高冠华先生,系潘天寿的高足;第二位老师是陆俨少的大弟子陆一飞先生,进修山水画;第三位老师是邵洛羊,进修中国画理论。其实他的老师远不止这几位,在北京、南京、上海、杭州,有很多位师友,都是一流的画家、理论家,对他多 所指点。同时遍习宋元明清山水,可谓兼收并蓄,集众家之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在上世纪60-80年代涉足素描、油画、版画、雕塑、设计,这种特殊的经历,增加了艺术素养的厚度。 张正忠先生幼时家中多书籍、字画。父亲能作书画,常给他讲读古文,鼓励他勤奋学习。他的家在乡村,祖父起一直是耕读传家。他兴趣广泛,从小既爱绘画、书法、文学,也爱天文、地理、历史、自然等科。青年时读过很多画家的传记和著作,确立了很高的志向。然而他的人生道路上并没有交过好运,虽然学习成绩优良,因父亲贫病,上不了大学。直到48岁才得以到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进修。在漫长的岁月中,他发愤修学,结交师友,刻苦用功,庆轮甘于寂寞。他生活俭朴,常出入于书店,积累藏书达万余册。
老师的治学态度对他影响很深。高冠华先生尊师重教,常谈潘天寿的治学与艺术观。高先生沉潜于国画创作,走自己的路,重在身后的贡献。邵大箴先生常对张正忠谈艺术问题,要他思路开阔、不为褒贬所动。杭州王伯敏先生、北大葛路先生对他每一处关键词都要穷根究底,指点迷津。上海陆一飞先生在笔墨上对他要求至严,紧扣陆俨少山水的“重、坚、紧、正、厚”来分析他的作品。童中焘先生博学精进、高屋建瓴,对他要求极高极严,从宏观到微观,从哲理到笔墨,言传身教。此外,薛永年、李松、陈大羽、邵洛羊、余任天、吴俊发、王琦、彦涵、古元、吴长江、广军、李树声、马鸿增等许多学者、画家,都对他有过直接的指导。他还研习荆浩、范宽、董源、惠崇、王蒙、髡残、龚贤、黄宾虹、李可染等诸家以及西洋古典、现代绘画。
因此,从自幼秉性和漫长的读书、创作历程中,形成了认真、严谨而又思路开放的学风。他选择田园山水创作研究课题以后,二十余年如一日,埋头苦干,不做与此无关的工作,每天九到十小时沉潜于学术,加速了整体素质的提高。他珍视批评意见,常研究自己创作中的存在问题,写下几十本札记。当他申报职称的时候,获奖、发表、论文、专著厚厚三大摞。他与李可染一样是个苦学派,追求硬功夫。
陆一飞先生给他题词:“由谨而专,自专而博” 是对他学风很恰当的评价。 早在1960年,张正忠先生就喜欢描绘田园风光。1964年他步行50里,穿过广阔的平川田野,去通吕河边写生,画出了《通吕河风光》等作品。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有很多作品表现了美丽的田园景色。其中有在全国性美展上获奖、展出的《春之晨》、《暮雨急》、《披霞归》等。当他在1995年决心专画田园画时,朋友们都不赞成,理由是这条路太难。以此为终生课题,风险太大了!他相信清代画家、理论家笪重光的一句话:“平常之景难工,工者频观不厌。”王安石的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高冠华、吴长江、广军先生也积极支持他画家乡的乡村,他决然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这条路。
他从头做起,到乡村步行观察体验;翻开宋画再次临摹;到处寻师访友,探寻中国画的奥秘。他放弃了许多经济上的收入,深居简出,就做四件事:画、读、写(写文章、书法)、跑(名山大川和田园村野)。所以邵大箴先生说他“路子正”。
二十年多来日日夜夜辛苦修炼、勇敢跋涉,画出了数以千计的田园山水原创作品,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构架。他在艺术的百花园中惊喜地发现了村野之景山水画这个品类,首先提出了“田园山水画”这个名词和概念,有了较为系统的阐述,走在了田园山水画领域的前列。从此,中国田园山水画创作从一千年的自在时代迈入自觉时代。
正如著名史论家左庄伟教授在《传统理法、现代情怀》一文简局中说:“张正忠正是以传统为基础而加以拓展了的理法,加上表达现代人的情怀理想,经过长期勤奋好学的修炼,才逐渐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田园山水画和独特的笔墨语。他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这条路的开辟成功,与他对艺术的勤奋、忠诚、勇敢是分不开的。 张正忠学习历史上大师们的人品修养,诚信谦和。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劳动模范,当过好几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评为中青年技术拔尖人才。他创立海门画院、海门市政协书画会、培训田园山水画创作人才,设立“东洲之星美术奖”,策划经办过许多画展活动、编辑发行“东洲美术”内刊,为艺术事业做过无数好事。
2005年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张正忠先生的田园山水专著《张正忠诗书画—田园山水百图》。邵大箴先生撰写序言《和谐、宁静的田园诗境》,对他的创作路子、艺术品位给予充分的肯定。文章说:“他的画内容充实,多取材于他周围的平常生活情景,他用自己的画笔‘诗化’这些情景,在看似平淡的景物中发现美,在平实的描述中呈现美,真情实感在他创造的意境中自然地流露出来。这也可说是他的艺术特色。他的作品犹如有情趣、有诗意的散文,人们阅读之下会产生一种亲切感和温馨感。在人们热衷于‘现代化’的社会里,这种幽静、自然、和谐的画境,无疑能给人们的心灵世界以抚慰。”
马鸿增先生撰文《田园山水:张正忠的新拓展》,他经过认真研究后写道:“可以说这是中国第一部关于田园山水的专著。”“因而我说,张正忠是田园山水的拓展者。”
左庄伟文章说:“张正忠终成一位令画界瞩目的画家,自成一体,开创了当代山水画的新领域。在林立的画家中,独树一帜,占有一席无人替代的地位。”
美术史论家、画家王伯敏、葛路、高冠华、陆一飞、薛永年、李一、刘曦林、李松、李树声、孙克、邵洛羊、尚辉、陈燮君、毛时安、朱国荣、舒士俊、乐震文、恽甫铭、丁涛、万新华、李维世等数十位专家给予高度评价。
2007年,他的专著《田园山水画法》,为中国山水画的题材分支——田园山水画的创作和技法提供了鲜活、实际、周详的图文资料,无私地公诸于众,建构了这个领域的技法基础。两本著作的问世,奠定了他“拓展者”的地位,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同。南京博物院史论家万新华在《回归心灵的家园》一文中说:“画家在大量引入现实题材的过程中,重新找到了传统与现代的切入点。”“张正忠先生依然保持着那种文人画家九朽一罢式的绘画方式和传统文人的清高。……由此看来,他是一个真正有智慧的文人。”
2012年,专著《中国田园山水画史》第一卷出版,此书历7年而成。他研究了大量史料论著,从20多万张作品中层层筛选,梳理出画史的脉络,填补了中国田园山水画史论的空白。在《中国田园山水画史》学术研讨会上,41位顶级专家在场发言或书面发言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张正忠先生在几十年的创作实践中取得了创作、研究、考察、培养的四大成果:一是数以千计的原创作品,一个已建10年的田园山水美术馆;二是理论、史学著作填补全国学术空白;三是通过20多年乡村实景考察,拍摄了数万张图片;四是培训了一批田园山水画作者。张正忠倡导的田园山水画,将在全国生根开花。他的创作从传统功底、性灵才气、画路创新等方面,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他的田园山水史论,具有系统性、开创性,将逐渐为人们所认识。
-
毛磊的介绍 毛磊,中共党员乎灶谈,工学硕士,岁碰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辩伏 毛磊老师简介 毛磊,男,字墨泉,号醉石,侍带书法教育工作者;1986年7月出生于江西九江濂溪区,先后有幸受著名
-
一、美术室的宣传横幅标语 1、让我们漫步在艺术的长廊。 2、走进形与色的世界,发掘美的真谛。 3、画梁亩肆笔描绘美好未来,色彩绘就壮丽人生。 4、艺术源于生活,美在这里诞
-
一、变体字插画-入室即静变体美术字怎么写 如何用变体美术字画王如何用变体美术字画王方式如下: 1、启动cdr软件,在左侧工具栏选择文本工具,点击画布空白处,输入美术字。 2
-
龙的简介 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距离今天的时间不会少于八千年。这个时期,原始先民已不单纯地、被动地依靠上天的赏赐了,他们把猎获的野马野牛野猪等等畜养起来;也不单单吃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