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发现的故事
聊聊
最早的甲骨文随着殷亡而消逝,金文起而代之,成为周代书体的主流,因铸刻于钟鼎之上,有时也称扮汪为钟鼎文。据考察,商代铜器上便刻有近似图画之金文;其后继续演进,至商末之金文亦与甲骨文一致。此种金文至周代而鼎盛,绪延至秦汉。但商代器物和铭文皆少,秦汉以已至末流,所以应算周代为主流。据统计,金文约有三千零五字,其中可知有一千八百零四字,较甲骨文略多。金文上承甲骨文,下启秦代小篆,流传书迹多刻于钟鼎之上,所以大体较甲骨文更能保存书写原迹,具有古朴之风格。金文之全盛时期为周,周以平王东迁分为西周及东周——西周趋于端整雄浑,造成金文之黄金时代;东周因列国割据而形成地域特色——所以分别介绍之。西周:西周承殷末书风,直到成王时方产生独特的风格,书体雄浑典丽而壮观;在昭穆之后,则变为严谨端正。学术文化之发展多少会受到社会及政治等因素的影响。西周前期,自武王克殷,至康王之世,由于天下统一,社会安定,加上周公制礼作乐,堪称太平盛世,故书法家得以表现雄浑典丽之风格,内容亦有逐渐加长之势,如大盂鼎即为此期最典型之杰作也。而至昭穆之后,书风渐变,笔画由粗细相参而趋于均匀划一;收笔与起笔亦由方圆不一,而变成圆笔;行款甚至演成方格之形式,书风极为严谨端正。端整典雅之颂鼎、典雅整赡之大克鼎及稍具早期之风之毛公鼎等,皆为此期之代表。东周:周平王东迁之后,秦迁都於雍,承袭了西周的故地,同时也承袭了西周的文化。正因为如此,春秋战国时期秦的文字和西周文字是一脉相承的;也正因为如此,当东方各国的文字因地区特点和文化上的原因发生横向变异时,文化落后的秦国文字反而却成为汉字e5a48de588b6e79fa5e的正统(即使不考虑最终由秦统一中国并统一文字的事实,也可以认为,在汉字发展史上,秦系文字代表了汉字发展的主流,而六国文字代表了支流。)因此,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字可以大别为两系:即秦系文字和六国文字,(秦系由春秋至战国,六国系乃指战国时的东方各国)一般文字学家也叫做「西土文字」和「东土文字」。秦统一六国之后开始了文字规范的措施,即所谓的「书同文」。秦规范文字是以秦文字为基础的,秦以后的汉字的演变也是在经秦规范过的秦小篆以及秦篆的日常书写形式的古隶的基础上发展的。秦「书同文」之后,六国文字被淘汰了,秦文字成了真正的主流。因此,秦系文字是上承西周古文、下启汉魏隶书,乃至楷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变化可以看作是汉字按自己内部结构规律演化的一部分。也因此,就文字学而言,秦系的西土文字的研究较之六国文字更为重要,因为它是汉字的直系血亲,而六国文字则是旁系分支,虽然它们之间也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秦代金文渐至末流,所存石刻书迹亦不多存。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一法度、衡石、丈石之业,皆刻或铸于铜铁之上,以颁行天下。其以曲线为主,间架平稳,整齐中寓变化,气势奔放,堪称小篆之杰作,也为后代习小篆者提供了最可信之完整资料.金文的内容是关于当时祀典、赐命、诏书、征战、围猎、盟约等活动或事件的记录,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金文字体整齐遒丽,古朴厚重,和甲骨文相比, 脱去板滞,变化多样,更加丰富了。金文基本上属于籀篆体。这些文字,在汉武帝厅历仔时就已被发现,当时有人将在汾阳发掘出的一尊鼎送进宫中,汉武帝因此将年号定为元鼎(前116)。以后金文又陆续有所发现。宋代文人欧阳修、赵明诚都善书,对金文作过研究和记载。周宣王时铸成的《毛公鼎》上的金文很具有代表性,其铭文共32行,497字,是出土的青铜器铭文最长者。《毛公鼎》铭文的字体结构严整,瘦劲流畅,布局不驰不急,行止得当,是金文作品中的佼佼者。此外,《大盂鼎》铭、《散氏盘》铭也是金文中的上乘之作。介绍金文的书籍《安徽出土金文订补》作者:崔恒升著 安徽省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委员会等编 页数:448 出版日期:1998年11月第1版 SS号:10320141《秦汉金文汇编》作者:孙慰祖 徐谷富编著 页数:793 出版日期:1997年4月第1版 SS号:10320056《甲骨金文与古史新探烂高》作者:蔡运章著 页数:330 出版日期:1996年10月第1版 SS号:10320506《唐兰先生金文论集》作者:故宫博物院主编 页数:536 出版日期:1995年10月第1版 SS号:10356395《金文速查手册》作者:樊中岳编著 页数:273 出版日期:1994年9月第1版 SS号:10503406《金文编订补》作者:陈汉平著 页数:671 出版日期:1993年9月第1版 SS号:10320855《甲骨金文与古史研究》作者:蔡运章著 页数:373 出版日期:1993年12月第1版 SS号:10319708《西周金文选注》作者:秦永龙编著 页数:194 出版日期:1992年4月第1版 SS号:10320137《中国上古社会新论——《金文新考》外编》作者:骆宾基著 页数:266 出版日期:1991年9月第1版 SS号:10428895《金文鉴赏》作者:唐复年著 页数:284 出版日期:1991年1月第1版 SS号:10320140《西周金文选编》作者:侯志义主编 页数:327 出版日期:1990年3月第1版 SS号:10320151《西周金文撷英》作者:吴镇烽编 页数:56 出版日期:1986年12月第1版 SS号:10320438《两周金文选》作者:古铭 徐谷甫选编 页数:390 出版日期:1986年12月第1版 SS号:10320440《殷周金文集录》作者:徐中舒 页数:575 出版日期:1984年2月第1版 SS号:10119861《金文诂林第一册--第十五册》作者:主编 周法高 林洁明 徐芷仪 张日升 页数:8450 出版日期:1975年第1版 SS号:10108123《金文诂林附册 索引》作者:主编 周法高 林洁明 徐芷仪 张日升 页数:778 出版日期:1975年第1版 SS号:10108124《考古学专刊乙种第九号 金文编》作者:容庚编著 页数:1034 出版日期:1959年5月第1版 SS号:10320858《考古学专刊 甲种第一号 积微居金文说》作者:杨树逹著 页数:208 出版日期:1952年9月 SS号:10320146
同名人物
金文,女,1935年生,浙江省温州市人。1953年考入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医疗系,1959年毕滚郑业留校,1965年调入成都中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衡备塌室任教。1971~1972年脱产在成都中医学院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学习一年。1993年晋升教授。1984—1993年先后任生物化学教研室副主任、主任。1986年开始协助指导中西医结合内科硕士生的工作,1991年任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硕土生导师。1989年起,兼任成都市生物化学学会理事。
他一直站在教学第一线,先后为中医、针灸、骨伤、五官、中药、中药药理咐圆等专业主讲《生物化学》课程,默默奉献,辛勤耕耘。发表或会议交流的教学法方面的论文4篇,如“如何上好一堂课”(《成都中医学院教学资料选编》,1981)。参加全国统编教材的编写,如高等医学院校教材《生物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64)、高等中医院校统编教材《生物化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中医药类规划教材《生物化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杜,1995)。1992年为研究生编写了《临床生物化学》教材,并首次为研究生开设该课程。
1975~1980年,主要从事针麻原理的研究,主要论文有:“经结感传与气血关系的探讨”(《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1)、“电针与留针对家兔镇痛作用的观察”(《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78)等8篇。科研项目有:“脑力苏片研制”并发表相关论文4篇,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中分子物质的与中医辨证施治”。结合中医和临床撰写了多篇论文,译文“疫苗基因”等4篇,还有医疗管理方面的译文。
最早的圆世甲骨文随着殷亡而消逝此厅,金文起而代之,成为周代书体的森腔隐主流,因铸刻于钟鼎之上,有时也称为钟鼎文。据考察,商代铜器上便刻有近似图画之金文;其后继续
共和国更应该他非官方发
我发现的
-
毛磊的介绍 毛磊,中共党员乎灶谈,工学硕士,岁碰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辩伏 毛磊老师简介 毛磊,男,字墨泉,号醉石,侍带书法教育工作者;1986年7月出生于江西九江濂溪区,先后有幸受著名
-
一、美术室的宣传横幅标语 1、让我们漫步在艺术的长廊。 2、走进形与色的世界,发掘美的真谛。 3、画梁亩肆笔描绘美好未来,色彩绘就壮丽人生。 4、艺术源于生活,美在这里诞
-
一、变体字插画-入室即静变体美术字怎么写 如何用变体美术字画王如何用变体美术字画王方式如下: 1、启动cdr软件,在左侧工具栏选择文本工具,点击画布空白处,输入美术字。 2
-
龙的简介 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距离今天的时间不会少于八千年。这个时期,原始先民已不单纯地、被动地依靠上天的赏赐了,他们把猎获的野马野牛野猪等等畜养起来;也不单单吃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