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训书法作品特点?
一、李思训书法作品特点?
《李思训碑》全称《唐故云麾将军右武卫大将军赠秦州都督彭国公李府君神道碑并序》,亦称《云麾将军碑》。
清代学者王昶在《金石萃编》记载:碑高一丈一尺三寸六分,宽四尺八寸五分。碑石下半段文字残缺已甚,上半部字迹较清晰。现存陕西蒲城桥陵,下截多漫漶,上截亦石花满布,几不能读。额题篆书“唐故右武卫大将军李府君碑”4行12字。正文行书30行,行70字。
二、《李思训碑》的书法特点
此碑书法,用笔自然豪爽,起落争折,直多于曲,风神外露,瘦劲异常。
结字取势颀长,纵横奇崛。
此碑规模极大,遒劲而妍丽,历来作为李邕书法作品第一而称美于世。
三、名家对《李思训碑》的评价
1.明代杨慎在《杨升庵集》中的评价
李北海书《云麾将军碑》为其第一。其融液屈衍纡徐妍溢一法《兰亭》。但放笔差增其豪,丰体使益其媚,如卢询下朝,风度闲雅,萦辔回策,尽有蕴藉。
2.明代王世贞的评述
李北海(书)翩翩自肆,乍见不使人敬,而久乃爱之,如蒋子文佻达好洒丹青,竟为神也。
3.清代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的评价
若唐碑则怀仁所集之《圣教序》,不复论。外此可学,犹有三碑:李北海之《云麾将军》,寓奇变于规矩之中;颜平原之《裴将军》,藏分法于奋斫之内;《令狐夫人墓志》,使转顿挫,毫芒皆见,可为学行书石本佳碑,以笔法有入处也。
4.清代梁启超的评价
北海碑版照四裔,云麾(《李思训碑》)尤极龙跳虎卧之姿。
四、临习建议
李邕此碑瘦劲,瘦画不可扁而弱,肥画不能臃肿。
二、滚滚长江东逝水书法是什么词?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后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义》时将其放在卷首。央视版电视剧《三国演义》将其作为主题歌歌词。
其全文如下: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qiáo)江渚(zhǔ)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附:著名书法家(聂成华)书《临江仙》词
三、明朝杨慎的成就及结局,对后人的启示
杨慎是明代中叶的文学家,兼长经学、史学、
哲学、语言学、音韵学、金石学、书法绘画、戏
曲音乐和民俗文艺,对明代上、 中、下三层文化
的建设均有重要贡献。他的著述和见解,对改进
整个明代的诗歌文学理论、推动通俗文体的创造
和鼓励民众口头传承的发展,都极富启发件。他
的理想人格和人文精神,也在明代引起了相当的
震动,后世还得到李贽、钱谦益和陈寅恪等一批
学者的高度赞许。本书介绍了杨慎的家学渊源、
才子性格、仁人风骨和坎坷经历,从文艺学和民
俗学等不同学科的角度,对他提出的一系列范
畴、观点、方法、原则和理论进行了分析和评
价。全书描写生动,阐释深入,对读者全面地了
解杨慎的传奇人生和文学思想以及对现实的文学
批评和民俗文艺建设,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四、才华超越李白和苏东坡,明朝“国宝级超级巨星”杨慎为何屈居二线?
杨慎在明朝是非常有才华的人但是他的名气却没有李白和苏东坡的大主要是由三点原因造成的。这三点原因都是比较主观就是因为这些主观的想法才导致了杨慎在当时不被人们重视,其实杨慎本身还是非常有才华的。
第一点就是收集当时有名诗集作者的主观看法。当时流行的诗词集里面并没有提到杨慎的诗词,要知道当时这些诗词集的作者对于诗词的理解都有各自的想法这些人自己的主观印象占一大半部分。当时明朝的时候总结诗词的作者总共有两个人第一个是袁行霈第二个是游国恩。所以说是因为这两个作者当时并不欣赏杨慎他们更欣赏纳兰性德等在当时有地位有名气的诗人。所以当时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就把杨慎排到了当时三流诗词人的名列中。
第二点就是杨慎当时他的一些观点并不被人们认可。甚至当时他有的有一些理论是被人们定义为错误的。在思想上他曾经批评朱学说当时的朱学非常的迂腐不堪没有一点儿可取之处。就是当时他的想法让清朝以儒学为尊的这些人因为受到他的影响在当时很难取得成就也很难被朝廷所重视。到最后因为他的这个错误理论让权威的四库全书都对他进行了批评,所以这就极大降低了当时杨慎的地位。
第三点就是杨慎的地位其实是后人评断的。因为前一段他的思想出现了错误所以后人们多多少少因为杨慎的这个观念错误对杨总看低一些。这就导致了虽然他的才气并不比李白和苏东坡差但是在后人的心目中杨慎地位远远低于李白和苏东坡。
因为杨慎为人低调,他不屑于这些,觉得诗词歌赋只是自己的爱好,不值得一提,所以即使他的才华超越李白和苏东坡,杨慎也宁可屈居二线。
因为这些主观的想法才导致了杨慎在当时不被人们重视,其实杨慎本身还是非常有才华的。
这是因为杨慎是非常低调的,虽然他在当时非常有才华,能和李白苏东坡相提并论,但是因为他的家庭不好只能屈居在二线
他的名气却没有李白和苏东坡的大主要是由三点原因造成的。这三点原因都是比较主观就是因为这些主观的想法才导致了杨慎在当时不被人们重视
五、明代杨慎书法是什么书
书法
杨慎工于书法,王世贞《国朝名臣遗墨跋》称杨慎“以博学名世,书亦自负吴兴(赵孟\)堂庑”。朱昌颐《跋杨升庵诗扇》也说:“书法尤超迈绝伦,至今滇南尚多留刻”。其书论主要见于《墨池琐录》、《升庵书品》、《法帖神品目》等。
杨慎(1488年12月8日[1] ―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2] 、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
杨慎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复为翰林修撰,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于云南永昌卫。曾率家奴助平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叛乱,此后虽往返于四川、云南等地,仍终老于永昌卫。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杨慎卒于戍所,年七十二。明穆宗时追赠光禄寺少卿,明熹宗时追谥“文宪”,世称“杨文宪”。
杨慎在滇南三十年,博览群书。后人论及明代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推杨慎为第一。他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其诗沉酣六朝,揽采晚唐,创为渊博靡丽之词,造诣深厚,独立于当时风气之外。著作达四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1、战城南 两汉:佚名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 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 禾黍不获君
-
关于端午节最著名的古诗词句子 (40句) 客里几逢端午节,看成雪鬓与霜髯。又是新一年的端午节将至,端午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脊历闭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有哪
-
一轮明月颂家国古诗? 《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
-
扶桑在中国古代的含义?与连理枝有何不同? 扶桑 1.神话中的树名。《山海经·海外东经》:“ 汤谷 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 黑齿 北。” 郭璞 注:“扶桑,木也。”《海内十洲记·带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