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献之,字子敬,是王羲之的第七子,官至中书令,后世也称王大令或小王。如果说王羲之是一代书风的开创者,那么,献之则是善于向父辈学习而富于创新精神的...
-
《山雀爱梅图》清华喦 纸本设色华喦(1682—1756),字秋岳,号新罗山人、东园生。福建临汀人,后寓杭州,善书,工画人物、山水、花鸟,为清代杰出的花鸟画大家。此画绘一株梅树上下两...
-
《海棠禽兔图》清华喦纸本设色 纵135.2厘米横62.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图以“没骨法”写大片盛开的秋海棠,密而不乱,层次丰富。用细笔勾勒筋脉,顿挫有致,清晰可辨。画家对...
-
《永州八记》8篇诗文,截止到现在已经更新完了,感谢书友们的支持!我会分享更多的硬笔书法作品,和大家一起交流书艺,硬笔书法之美,是有美工钢笔体现的,...
-
《仙萼长春图》之二清郎世宁绢本设色纵33.3厘米横27.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幅描绘桃花的花卉图还极为写真地描绘了两只春燕。燕子身姿妩媚矫健,极富生趣,画上桃花也取中...
-
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也称四大楷书,楷书四体,他们是:唐初欧阳询、盛唐颜真卿、唐朝柳公权、元朝赵孟頫。可以说楷...
-
《玉堂富贵图》清陆恢轴纸本设色纵184.5厘米横95.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陆恢(1851—1920),原名友恢,一名又奎,字廉夫,号狷叟、破佛盫主人。原籍江苏吴江,久居苏州,山水、人物...
-
《自叙帖》乃怀素草书的巨制,如行云流水,活泼飞动,笔下生风,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怪状翻合宜。被称为中华第一草书,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实在是一...
-
楷书是我国封建社会南北魏到晋唐最为流行的一种书体。在楷书产生之前,我国的书法已产生了大篆、小篆和隶书三种书体。大篆是相对小篆而言的,一般...
-
王羲之《兰亭序》 《兰亭序》南朝称《临河序》;唐朝称《兰亭记》《兰亭集序》《兰亭》;宋朝欧阳修称《脩禊(xi)序》;蔡襄称《曲水序》;苏轼...
-
《墨笔花卉图》清汪士慎 纸本共十二页每页纵17.2厘米横28.2厘米《墨笔花卉图》第一幅作品:墨兰,画面自左方发端,一方山石脚下,生有几簇小草,后面还有竹叶探出,一丛兰草从中生...
-
民国初年,书坛有南沈北于之名,于是于右任,沈是沈尹默;又过了30年,书坛又有南沈北吴之称,吴是吴玉如,沈是沈尹默。这么看来,在上世纪20至40年代,沈尹默是...
-
在这范仲淹《道服赞》后面,有几行小楷题跋,用笔清秀瘦健,结体开张,略带率更笔意,款署黄庭坚,通篇如下: 真是亮到...
-
《浦上生绿烟》清石涛纸本墨笔这幅画描绘的是清风拂过的河塘,水波涟漪,阔大的荷叶与荷花也随风轻轻摇动。荷塘的水面画家没有完全用空白的虚境表现,而是用湿笔淡墨富于动...
-
明代董其昌行书《唐高宗菩萨藏经后序》,高丽笺本,6对开。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1618),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
我觉得对于多数人来说,所谓颜体指的是多宝塔,颜体一个碑一个风格,东方画赞,颜勤礼,颜家庙,麻姑坛,颜体越来越老辣,仅就多宝塔来说,足够普通人把字写好了...
-
《荷花小鸟图》清朱耷纸本墨笔纵182厘米横98厘米上海博物馆藏荷花小鸟是朱耷最擅长也最喜爱的题材。画中荷叶呈即将衰败之势,荷花也将凋谢,两只小鸟则鼓着一双惑眼,四目对...
-
《蝴蝶兰、朱竹图》清金农纸本设色纵24.5厘米横32厘米此图设色和水墨画各种花卉,共为八开,合装一册,选印两开。蝴蝶兰为设色写意画,题中云:“野花小草,沈家园内有此风景。”因...
-
王铎以飞腾跳踯的行草书,在晚明书坛上都应说是一流的。今天我们带来王铎行草精品《枯兰复花赋》,咱们一边欣赏,一边解读。 王铎行草《...
-
行书要慢写,楷书要快写,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道理,并且,也是很多朋友都清楚的法则,能够嫁接楷书的笔意写行书,这也是业界里的一条共识,只不过这一条共识...
- 1 各种鸟的意象
- 2 含有梦萦的诗词
- 3 关于树的诗句
- 4 有哪些你觉得是人间绝句的诗词?
- 5 求晏殊《蝶恋花》
- 6 关于桃花和柳树的诗句有哪些(写桃花和柳树的诗句)
- 7 关于雪的宋词诗句
- 8 敕勒川,诗歌。
- 9 草前面加一个字,诗意一点的
- 10 关于古城的春天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