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动作是卸箭袖,“箭袖”是满族的传统服饰组成之一,平时挽起来,射箭时放下来。入关后虽然失去实际作用,但“卸箭袖”却作为满族行君臣大礼的行礼动作得以保留;汉文化中用“两袖...
-
吕思勉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史学家,16岁 自学 古史典籍,1920年在国立沈阳高等师范学校任教,1926年任上海光华大学教授兼系主任,1940年避居沪上租界,1951年任华东师范大学终生教授,那么你知道史学大师吕思勉的著作介绍都有哪些吗?下面由我为你提供的史学大师吕思勉的著作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史学大师吕思勉的著作介绍...
-
看这首词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李煜的生平,李煜是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史称李后主。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开宝八年(975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
-
《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匡衡。匡衡,字稚圭,西汉后期人,生卒年不详,西汉经学家,官至丞相,曾以“凿壁偷光”的苦读事迹名世。匡衡青少年时期除了“庸作以供资用”,把得到的报酬买书买笔等学习用具外,史籍还记载,他还经常到书简收藏者那里去劳作而不取报酬,只是将借书作为交换条件。正因匡衡孜孜以读,因而成为一代经学大师。...
-
两汉书法。两汉书法分为两大表现形式,一为主流系统的汉石刻;一为次流系统的瓦当玺印文和简帛盟书墨迹。“后汉以来,碑碣云起,”是汉隶成熟的标记。在摩崖石刻中(刻在山崖上的文...
-
邹临风毕业于中央美院,既研书法,亦攻美术,出有数本书法篆刻绘画集册,颇有艺术成就,当属中青年书画家中的潜力股。其书法吓笔代刀,现金石之气,结体严谨,笔力劲健,既刚亦柔,其行笔运墨,...
-
中国秦以前夏商周时候还没有"皇帝"一词哦,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自以为功德无量,令群臣商议国君的称号。臣下李斯等认为,秦王的功业超过古代三皇五帝。于是秦王把"皇"与"帝"连在一起,称"皇...
-
清朝开国皇帝名叫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故而清朝皇族姓爱新觉罗。自清太祖努尔哈赤始,清朝共有12位皇帝:清太宗皇太极(努尔哈赤第八子),清世祖福临(皇太极第九子),清圣祖玄烨(福临第三子),清世宗胤禛(玄烨第四子),...
-
历史是特殊的学科,特殊就特殊在它没有人们所希望的真实,也就是真相,而只是在追求真相的过程,尽力在还原真相,每个人对于历史的认知都是不同的,但又不说都是错的,每个人都有对的方面...
-
中国明代书法继宋、元帖学而发展,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明初书法仅沿袭元代传统,尚未形成特色,当时著名书法家有三宋,即宋克、宋j和宋广,及詹希元、杜环等。三宋及詹希元等人书...
-
唐代刘禹锡的名诗《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其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是什么意思?王谢:指东晋时代的王导和谢安两大豪门世族人家住在乌衣巷。...
-
因康熙、乾隆宣扬其学书的正统地位,喜好“董赵”,以“正宗”为本,在帖学之外,碑学另辟蹊径,悄然升起,在中国的书法史上也至为重要。清初,在朱彝尊等一批学者影响下所出现的金石学研究及访碑的风气,也波及书法界,在金石搜访和发掘的刺激下,一时激起了很多书家对篆隶研究、学习的浓厚兴趣,这其中也不乏翰林书家。尤以何绍基、孙星衍、李瑞清、林则徐、俞樾、阮元为代表。...
-
知名的篆书家有王澍、洪亮吉、孙星衍、钱坫等人,他们烧毫写“玉筋篆”,基本上以秦篆为范本。其中钱坫(1714——1806)较为杰出,他在摹古的同时也进行 了积极的探索,他在晚年,把钟鼎...
-
王铎可以说是明末清初书法革新的中坚人物,他自幼学习书法,从王羲之的《圣教序》入手,在此基础上学习王羲之、米芾、李北海,博采众长,尤其对于二王一路书法情有独钟。...
-
一般说来,书画最怕虫蛀、发霉、受潮、水浸、火烧,所以在平时的储放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以上情况发生,在挂画、卷画、存放字画时要注意小心轻放。卷画时要特别细致、小心翼翼,边卷边...
-
所谓文化差异主要是指价值观与信仰的差异,表现为风俗习惯、科技、文学、艺术等等各领域。众所周知,宋朝和明朝都是我国古代非常强盛的朝代。但是在文化方面,宋朝具有一定优势,宋...
- 1 各种鸟的意象
- 2 含有梦萦的诗词
- 3 关于树的诗句
- 4 有哪些你觉得是人间绝句的诗词?
- 5 求晏殊《蝶恋花》
- 6 关于桃花和柳树的诗句有哪些(写桃花和柳树的诗句)
- 7 关于雪的宋词诗句
- 8 敕勒川,诗歌。
- 9 草前面加一个字,诗意一点的
- 10 关于古城的春天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