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书法 > 书法学问

古人研究书法的书有哪些?

时间:2022-06-02 07:30:39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中国历代书论的主要特点及书论如下:

1.汉代书法理论:

东汉时期,开始出现了纯粹以书法成名的书法家,并且形成了流派与家学。书法家的只言片语都开始被世人珍藏,可以说,东汉时期的书法已经完全成为自觉的艺术门类了,书法理论的相关著作也开始大量出现。比如:崔瑗的《草书势》,赵壹的《非草书》,蔡邕的《笔势》,《九势》,《篆势》。这些理论书籍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关于书法基础的相关内容,了解关于草书篆书的起源等知识。

2.魏晋南北朝的书法理论

魏晋南北朝时代是古代书法理论的成熟时期。比汉朝更多,更广泛。这时的书论以字体的发展,风格演变与鉴赏以及书写技法等方面为主,展开论述。如:成公绥《隶书体》,王羲之《书论》,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袁昂《古今书评》,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庾肩吾《书品》等,这些书法理论文章对书法的综合研究有很大的价值,大家可以酌情参考。

3.隋唐时期的书法理论

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书法发展的又一个高峰,这个时期,名家众多,书学理论也是成绩斐然,在书学历史上地位很重要。这个时期的书法理论以崇尚法度为基本原则,承接了南北朝时期的书论风格,而提出自己的新意见,如:李嗣真《书后品》,孙过庭《书谱》,张怀瓘《书议》《书断》《文字论》《六体书论》《论用笔十法》《玉堂禁经》,欧阳询的《用笔论》,虞世南《笔随论》,褚遂良《右军书目》等,喜欢唐楷的朋友可以参考这些书籍。

4.宋元时期的书法理论

宋元时期的书法风格以尚意和复古为主要核心,其代表人物为苏黄米蔡,欧阳修,姜夔,赵孟和刘有定。比如欧阳修《试笔》,苏轼的《论书》,黄庭坚《论书》,米芾《海岳名言》,姜夔的《续书谱》,赵孟的《松雪斋书论》等。这些书籍可以为喜欢宋元书法的朋友们提供帮助。

5.明清时期的书法理论

明时期的书论继承了前朝书论比较多,没有太多的开拓。具有一定的反传统精神,比如董其昌《画禅室随笔》,项穆《书法雅言》。

清朝时期是古代学术的总结时期。对古代书学理论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并且重新树立了篆书,隶书,魏碑的历史地位和美学价值。在审美观念上实现很大突破。比如阮元《南北书派论》,《北碑南贴论》,康有为《广艺双舟辑》,刘煕载《艺概,书概》。喜欢金石和魏碑的朋友可以看看这些书籍。

6.现代书法理论

哦,对了,现代基本没什么书法理论,一些出版的理论相关书籍都是根据古代理论的添枝加叶而已。大家还是多看看古代书论,更加经典。

相关阅读
  • 行书不懂这七条,苦练十年也白搭!

    学书法要善于总结前人的规律,再用规律来指导书写。在历代行书大家如王羲之、米芾、苏轼、董其昌、文征明等人的行书中,结构特征非常明显,与楷书有很大的区别,学好行书就要掌

  • 四个学习书法的秘诀,读完立即见效

    一.笔法的秘诀是什么?笔法既不神秘也不难,只要了解了三组关系,就能快速掌握,创造出千变万化的效果。笔法自古以来就被神秘化,实际上再简单不过。把笔法这个问题搞清楚了,中国

  • 从欧阳询的几幅作品看其楷书笔法的形成与发展

    欧体楷书的取法关于欧阳询的师承取法,《旧唐书·欧阳询传》云:“询初学王羲之书,后更渐变其体,笔力险劲,为一时之绝。”《新唐书·欧阳询传》云:“询初效王羲之书,后险劲过之,因

  • 楷书包围结构字,怎么才能写好?

    两面包围 01 走字旁左边两点及两折应有变化,下面横捺应长, 能包容上面的单体。 02 载字旁上横宜短,下横宜长,戈钩要游刃有余, 长于里面的单体。 03 广字旁上点用斜点,一横

你知道哪些描写饮酒的古诗词?

你知道哪些描写饮酒的古诗词?印象最深的是: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比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李白的(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