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书法 > 书法学问

唐小楷灵飞经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如何?

时间:2022-06-22 09:04:43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唐代《灵飞经》是书法史上的小楷名作,全名《灵飞六甲经》,是一卷道家的经书,主要阐述存思之法。该帖书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无书者名款,旧传为钟绍京所书。

《灵飞经》四十三行墨迹本

《灵飞经》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1、《灵飞经》作为传世书迹中的经典,在中国书法史上有一定影响,其价值不是一般写经所能比拟。

《灵飞经》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本

2、《灵飞经》的书法水平,基本上代表了唐代小楷书的最高成就。关于经书,敦煌的唐人写经以及日本平安朝所传唐人写经中也有,但精品不多,就其整体书法水平而言尚不足以盖过《灵飞经》。

《灵飞经》滋惠堂本

而且,《灵飞经》中写经体的习气很少,如将此帖与《兰亭序》及《智永千字文》相较,会发现用笔、结构相似处颇多,体势接近褚遂良一路,受到较多的唐代流行书风的影响。

《灵飞经》望云楼本

3、《灵飞经》可确信为是唐代皇室所供奉的经卷,这与民间经生的作品及官府下发的写经作品从质量和档次上有着本质的差异。所以其价值也决不能与其他写经等量齐观。

可以说,《灵飞经》是唐人小楷的最高峰,用笔灵动轻盈而不失厚重,结构侧媚多姿又不失端庄,处处显现二王书风明月入怀的雅致。

为什么说王羲之和颜真卿的书法成在书法史上是最高的?

回答提主的问题,你的这个问题有些片面,要说书圣王羲之书法史上第一我没话说,要不怎称得上书圣?唐太宗怎么会如此崇拜,乃至死后也要把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带进陵墓。说起颜真卿在书坛地位,虽然祭侄文稿称为天下第二行书,提主认为和书圣并驾齐驱有些言过了,颜真聊,尊称颜鲁公与欧阳询,柳公权都是唐朝楷书的大家[赞]都是公认的四大楷书大家之一,但要排出一个一二三四名来没有必要,也没一个评判标准,论名气欧阳询为皇帝避暑九成宫写下了唐楷第一(九成宫醴泉铭)开创了魏碑向唐楷转变的里程碑!唐楷三大家欧颜柳是唐朝不同时期的三位名家,字形各有其特点,欧体险绝,结构严紧,也叫中宫收紧,四周伸展(保持隶书的一些风格)颜真卿是唐朝中期书坛新秀,字体风格平正,厚实,多宝塔碑可见端尼,到后期风格变有变,字体肥厚,宽博,结构有些松散,但有大气磅礴之势。柳公权,人称柳少师,晚唐书家,其字健劲,骨感强,瘦硬中透出一股朝气,秀气逼人[赞]在晚唐也被推崇,从晚唐名家裴休的圭峯碑可见有柳公权笔意。所以要评判谁第一,谁第二是没有官方依据的,民间说说而已。好比一桌菜,你说鸡好吃,我说青莱好吃,道理一样。有人说文征明行书是集大成者,甚至超超王羲之,那都是书法爱好者说说而已,毕竟个人眼界和审美规是不一的,但有一点我可以告诉你,王羲之是几干年以来书坛中一座丰碑,也是一座高峯,当下无人能攀超!只能留给后人去评判,去超越[祈祷][玫瑰]

王羲之的草书是书法史上的一个高潮转折点。在今草体势中使用了许多章草用笔,字形趋横势,转折多方笔,中锋、侧锋并用,质朴与妍美并存。王羲之书法中对后人影响最大的是行书。王羲之成熟的行书,代表作有《兰亭序》、《丧乱帖》、《二谢帖》、《得示帖》等。王羲之的书法,表现了东晋文人的精神面貌,完成了魏晋时期书法史上的一次最重大的变革,将书法艺术推向历史的高峰,成为后世文人书法取之不尽的源泉。

颜真卿经历唐朝的四代,从唐朝盛世到乱世的转变,在颜真卿的书法作品中也渐渐的变得从容豪迈,他对艺术的领悟也达到了成熟境界,所以颜真卿的书法就是对人生的领悟,这是其他书法作品达不到的高度,颜真卿的书法已经是人格与艺术的融合,真的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界。

二位古代书坛领军,在书法史上创造了无穷的书法魅力与想象空间,其奠基者地位不可撼动,其书作永垂天地。

相关阅读
  • 行书不懂这七条,苦练十年也白搭!

    学书法要善于总结前人的规律,再用规律来指导书写。在历代行书大家如王羲之、米芾、苏轼、董其昌、文征明等人的行书中,结构特征非常明显,与楷书有很大的区别,学好行书就要掌

  • 四个学习书法的秘诀,读完立即见效

    一.笔法的秘诀是什么?笔法既不神秘也不难,只要了解了三组关系,就能快速掌握,创造出千变万化的效果。笔法自古以来就被神秘化,实际上再简单不过。把笔法这个问题搞清楚了,中国

  • 从欧阳询的几幅作品看其楷书笔法的形成与发展

    欧体楷书的取法关于欧阳询的师承取法,《旧唐书·欧阳询传》云:“询初学王羲之书,后更渐变其体,笔力险劲,为一时之绝。”《新唐书·欧阳询传》云:“询初效王羲之书,后险劲过之,因

  • 楷书包围结构字,怎么才能写好?

    两面包围 01 走字旁左边两点及两折应有变化,下面横捺应长, 能包容上面的单体。 02 载字旁上横宜短,下横宜长,戈钩要游刃有余, 长于里面的单体。 03 广字旁上点用斜点,一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