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书法 > 书法学问

书法知识的基础理论

时间:2022-05-27 15:23:14 浏览: 2 作者:笔墨纸砚网

文如其人,论气韵以气为上;书重笔;行书法多于意,草意多法。于书家之术与失,人人皆有所论之。《书概》是中国清代书法理论著作。刘熙载,字伯简,号融斋,江苏兴化人,进士,曾官广东提学使,晚年主讲上海龙门书院;通经学。《书概》是《艺概》的一部分,汇集了刘熙载一生中关于书法艺术的卓见确论。《书概》共计收录246 条论书札记,论述了书法艺术的诸多方面,“探源本,析流派,窥大指,阐幽微,明技法,以简赅之笔,发微中之谈。”刘熙载的《书概》具有实践性的特点。他不仅广泛阅读前人的书论,从中汲取营养,而且其自身的书法实践经验也是其书法理论和书法批评的坚实基础。所以,其《书概》所论并非是空泛的概念,而是基于其书法实践,有感而发。


李成连先生四尺竖幅传神大作《精气神》

刘熙载指出了学习书法的两条途径,即向自然界和古人学习。汉字是象形的,其产生源于自然。书法以汉字为基础,汉字是书法的材料,所以书法的笔画、结构等都与自然界的形式美规律密切相通。所以,刘熙载说“与天为徒”,“天,当观于其章”,要向自然界学习,观察自然界的纹理形迹,就是要学习大自然中的形式美规律。这是古人在书法实践中总结出的一条重要经验。如蔡邕在《九势》中说:“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蔡邕从理论的高度对书法与自然的关系加以归纳和总结。而唐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宋雷简夫闻江声而悟笔法则是向自然形式之美学习而成功的典型例子。

李传波《沁园春.雪》六尺对开书法作品

书法同时又是技法性很强的艺术门类,而技法本身具有可延续性和可继承性。古人对书法技法的实践和总结是后人学习书法、掌握技法的重要门径,书法学习强调临摹,通过临摹打下扎实深厚的技法功夫。所以,刘熙载说“与古为徒”,“古,当观于其变”,不仅指出了书法的继承性对于书法学习的重要性,同时还强调了变化的作用。

书法变化的重要性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书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技法特征,所以书法是变化发展的,学习者不应固守一隅,因循守旧,而应开阔眼界,融会贯通;二是古人的书法虽是不二的学习之途,但是一味“摹古”、“拟古”,而不能在古人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变化发展,就不能走出古人的陈法,永远无法确立自身的技法特征和书风走向,从而也不能深入书法艺术的堂奥。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 刷子当笔黄泥当墨的著名的书法家?

    刷子当笔黄泥当墨的著名的书法家? 颜真卿,黄泥习字。 颜真卿三岁的时候,父亲病死了。母亲只好带着他回到了外祖父家。 颜真卿的外祖父是位书画家,母亲也是个知书达理的人。他们

  • 姓林的资料,古代、近代、现代,天文学家,科学家,书法家,文学家,明星……

    林则徐 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

  • 宋玉刚《晨悟-变通》

    一、宋玉刚《晨悟-变通》 248 低头拉车不看路, 犟劲伴行傻牛犊; 不看前头沟与坎, 必然遭临人生输。 我们常说:低着头拉车,还要抬着头看路。否则,不是跑偏了方向,就有可能会栽

  • 刘林人物简介

    刘林人物简介 刘林 刘林,笔名周朝,男,1969年9月出生于河南太康,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中共党员。职业期刊人,传媒策划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