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书法 > 书法学问

初学书法患的笔法八病,练字必知!

时间:2022-05-27 15:26:24 浏览: 18 作者:笔墨纸砚网

在传统的中国文人眼中,书法不仅仅是艺术那么简单,同时还是一种人格的写照,人之喜怒哀乐、情绪表达都可以在书法当中进行呈现。


当然,要完成这一境界的书写,非得需要一定的高度技法支撑才能实现,关于书法的技法我们之前有过较为详尽的论述,这次我们主要来谈一谈书法当中的“笔法之病”,避免了这些误区,你的字才能不流于俗。

元代书法理论家李溥光在其书论《雪庵八法》当中曾经说道:
笔法有八病:一曰牛头、二曰鼠尾、三曰蜂腰、四曰鹤膝、五曰竹节、六曰棱角、七曰折木、八曰柴担。
这是书法笔法的八种病态点画。“书法”一词在书法史上有过多种称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书法”被称作为“书道”,后经时代演变,“书道”一词已几乎无人在提及,“书法”的称谓就此流行开来。



“书法”中的“法”既是法度,是古人手追心摹的书写原则,而这“笔法八病”也正是学书之人要避免的八种病态笔画!

牛头

“牛头”

“牛头”的意思是说,用笔沉重,行笔滞涩,对于用笔提按的技巧不甚熟练所导致的臃肿呆板的状态。在起初入笔的时候或因蘸墨过多、或因驻笔太久、或因力道不均,从而形成一种拙笨之态,这便是病笔之“牛头”。


智永、王羲之、欧阳询、褚遂良所书“永”字

我们看古代名家所书之“点法”,或饱满、或爽利、或圆润,无不如意,如立、如卧、如走、如奔,各尽其妙。


鼠尾

鼠尾

笔法中的“鼠尾”之病多是指写“撇画”的时候,形似老鼠尾巴,缺少变化和起伏之势,显得浮滑而仓促。产生此种的问题的原因多是用笔技巧不够娴熟,有提而无按,过渡不够自然,从而显得轻浮而潦草。

古人写“撇画”,贵乎中锋运笔,且有提有按,姿态万千。

欧阳询、王羲之、智永所书“文”字

我们看上图,分别为欧阳询、王羲之、智永所书“文”字,其“长撇”用笔从不似“鼠尾”一般,浮滑而潦草,而是有提有按,有轻重缓急,极尽变化之态。

如上图所示圆圈中部分,粗圈表示用笔较重,细圈表示用笔较轻,三种“撇画”几乎都为由重到轻,在由轻到重,最后再缓慢收笔的过程,而我们上边所谈到的“鼠尾”,几乎一成不变,是一种只提不按的状态,需当规避。




蜂腰

蜂腰

“蜂腰”谓之两头粗重,中间细弱的状态,一般是指“钩画”、“竖画”、“横画”等笔画。这种用笔乃是不注意中锋运笔,提按动作不娴熟,以至于上下脱节的状态。

书写这一类笔画,应当注意保持用力匀称,出锋自然的状态。


欧阳询、赵孟頫、董其昌所书“武”字

我们来看这个“武”字,分别为欧阳询、赵孟頫、董其昌所书“武”字,书写的时候用笔均匀,行笔果断,提按变化起伏于锋杪之间,从下笔粗重缓缓提起,再缓缓压下,而后衄笔出锋,这才是书写钩画的正常状态,切忌书写用力不均,出现“蜂腰”之态。

鹤膝

鹤膝

仙鹤之膝一般过于突出,与上下关节形成一个突兀的对比。“鹤膝”的说法指的是行笔的转折处,类似于鹤膝一般,显得过于显露,僵滞而呆板,这种用笔之病,在今人书法当中至为常见,这种写法所形成的面目是干枯死板,类似一个大疙瘩的状态。

欧阳询与颜真卿所写“中”字

我们看上图中唐楷的“折笔”写法,分别为欧阳询与颜真卿所写“中”字。其书法方法是唐楷中常用的“方折铺毫”的方法,而晋人楷书与此大同小异。

钟繇与王羲之所写”中“字

我们看上图中钟繇与王羲之所写”中“字,转换自然,行笔流畅。正如欧阳询《八诀》中所讲:
(折)如万钧之弩发
横与竖之间要靠折笔来搭接,既要连接顺畅而紧致,而不能似鹤膝般枯硬,这所考验的便是书者的用笔功夫了。


竹节

竹节

“竹节”的说法多指“竖笔”,此类“病笔”指的是书写“竖笔”的时候出现的起笔、收笔之处过于硕大,导致整个笔画的比例失调而形成的类似“竹节”一般的状态。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当中谈到过,写竖笔的时候要“如万岁之枯藤”,意思是说竖笔要中锋行笔,笔画要找准方位,提按均匀,不可生出“圭角”。

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所作“竖笔”

如上图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所作“竖笔”,简单的一个笔画,也有轻重缓急之前,同上面谈到的“撇笔”一样,是一个由重到轻再到重,最后缓慢收起的一个状态,如上图中轻重方框所示。

一个成功的笔画,其变化并不会突兀,而是一个较为平稳的过渡。正如孙过庭所言:
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

感觉不错,赞哦! (0) 下次努力,加油!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 刷子当笔黄泥当墨的著名的书法家?

    刷子当笔黄泥当墨的著名的书法家? 颜真卿,黄泥习字。 颜真卿三岁的时候,父亲病死了。母亲只好带着他回到了外祖父家。 颜真卿的外祖父是位书画家,母亲也是个知书达理的人。他们

  • 姓林的资料,古代、近代、现代,天文学家,科学家,书法家,文学家,明星……

    林则徐 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

  • 宋玉刚《晨悟-变通》

    一、宋玉刚《晨悟-变通》 248 低头拉车不看路, 犟劲伴行傻牛犊; 不看前头沟与坎, 必然遭临人生输。 我们常说:低着头拉车,还要抬着头看路。否则,不是跑偏了方向,就有可能会栽

  • 刘林人物简介

    刘林人物简介 刘林 刘林,笔名周朝,男,1969年9月出生于河南太康,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中共党员。职业期刊人,传媒策划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