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诗歌 > 有声诗歌

宋词什么叫出律

时间:2023-03-22 00:01:25 浏览: 57 作者:笔墨纸砚网

一、宋词什么叫出律

格律术语。诗、词、曲、赋等关于字数、句数、对偶、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则,谓之格律,超出其格律范围者谓之“出律”(拗句与固定格式者除外)。

这里有最佳答案

二、请问什么什么是 律诗和绝句?

律诗又叫今体诗或近体诗,它对音律和格式的要求十分苛刻,除了要求每句的字数统一外,还要讲求音节声律的和谐,并且要求除首尾两联外各联的对仗,还必须押平声韵,如果音律不和谐或者押仄声韵的就不算律诗,像你所举的李白的这首诗就不是律诗而是古绝,因为它虽然用了平声韵,但“疑似地上霜”这句的音律为“平仄仄仄平”,与律句格式不合,而“举头望明月”这句失粘,“低头思故乡”这句失对,只能归入古绝。

律诗有七言律诗、五言律诗、七言绝句、五言绝句和排律几种,不管是七言还是五言律诗都是八句,中间的颌联和颈联必须用对偶句;绝句则是取律诗“从中而绝”的意思而命名的,所以只有四句;排律不受句数的限制,但除了首尾两联外中间一律用对偶句,而且一韵到底,否则就算古风了,像《红楼梦》中黛玉和湘云在凹晶馆联的诗就是排律。

把一二声归入平声、三四声归入仄声只是大致的分类法,如果要做律诗则必须根据古代的韵律书才行,因为古代的四声和现在的四声并不完全吻合,古代的四声是平、上、去、入,平声又分阴平和阳平,对应的是现在的一声和二声,上声对应现在的三声,去声对应现在的四声,而入声现在已分别归入了其它四声内,比如“八、答、发、说、国”等都归入了平声,而在过去入声字都是仄声。

三、唐诗有什么规律可言 押韵有什么讲究 如何讲究

唐诗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一,五言古诗。如李白的《春思》 二,乐府,如王昌龄的《塞上曲》,李白的《关山月》 三,七言古诗。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 四,七言乐府。如,李白的《蜀道难》《将进酒》 五,五言律诗。如张九龄的《望月怀古》 六,七言律诗。如崔颢的《黄鹤楼》,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 七,五言绝句。如,王维的《鹿寨》,《相思》,李白的《静夜思》 八,七言绝句。如贺知章《回乡偶书》,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对于小学和初中来讲,只要能分清楚所学过的诗是属于哪一类的(这些在学每一首诗时书本上或者老师都会讲到),以及这首诗押的是什么韵就可以了。 押韵,其实很简单,注意好平仄的交替, 另外,在唐诗里面讲究的是一三五不管,二四六押韵 也就是说,单句可以不押韵,但是双句一定要押韵。 当然,如果是诗的句数多的话中途是可以换韵的。 其中的技巧可以通过多点研读唐诗来体会。

四、诗词格律具体指什么??

格律诗分为绝句和律诗,都分五言和七言,律诗还有排律。那种以为绝句就是律诗的分割的观点应该说是不正确的,绝句产生在律诗之前,绝句产生的时候格律诗还没有完全定型,故而还有不合律的古绝存在,如床前明月光。

格律诗的定字定句要求大家大体都知道,值得一提的是律诗的中间两联一定要对仗。韵脚方面格律诗多以平韵为主,起首一句可压韵也可不压韵,其他的单句尾字讲究平仄,一定要与韵脚的平仄相反。那么最难的,应该就是句中字的平仄问题了。

这里,我们简单地说一下格律诗的创作规则。关于格律诗的创作,王永义先生编了个歌谣,可供参考:

格律不难记,二四六分明。首句仄平仄,或为平仄平。

上下句要对,邻句粘即成。四字防孤平,末防三连同。

七绝重一遍,七律也就成。双末押平韵,单末多仄声。

七言去两字,五言不费功。起收式怎知?首句二末定。

大体意思是:近体诗的格律不难记住,每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一定要符合。第一句的第二四六字应该是仄平仄,或者是平仄平。上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与下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要对立,邻句,就是第一联的末句和第二联的首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要相同。七言第四个字一定要防止出现孤平,它自己是平音而左邻右舍都是仄音就叫孤平,每句末三个字应防止全平或全仄。确定了绝句格律的步骤,再重复一遍就成了律诗的格律。律诗双句末一字都是平声,押一个韵,单句末一字多数是仄声。七言诗的格律去掉前面两个字,注意,此时第四字应为第二字,就成了五言诗的格律了。一首格律诗是平起还是仄起,是平收还是仄收,都要看第一句第二字和该句末一字。

另外,有一本书的名字叫诗词格律,但是《诗词格律》着重在讲格律,不是诗词选本,所以对于举例的诗词,不加注释。

在另外,你可以参考百度百科的词条。

五、律绝句中间的字何谓出韵?

出韵就是押韵,又作压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这些使用了同一韵母字的地方,称为韵脚。

规则

古体诗押韵较为宽松,可以换韵,可以押邻韵。

近体诗押韵有较严格的规定,总结如下:【首句可押可不押,下句必押平声韵。但仍有例外情况,如柳宗元的《江雪》。

偶句押韵

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均可以押韵或不押韵。例如: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

第一二四句押韵。又如:

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首句并不入韵,二四句押韵。一般来说,五言诗首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诗首句入韵为常见。关于首句押韵与否的平仄规律请参照【平仄简表】④

押平声韵

近体诗为了声韵和谐,一般押平声韵,大多数近体诗(即唐及以后的诗,唐以前的叫古体诗)也遵守这个要求。但仍有押仄声韵的典范之作,比如柳宗元的五言绝句《江雪》,全文押入声(短促音):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无论以古入声韵尾还是以今普通话ie、ue韵朗读,均没有拗口之嫌。

一韵到底

原则上,近体诗中间不能换韵,尤其是在科考考场上的试帖诗、应制诗和限韵诗。但由于科考使用的《切韵》体系已经不完全符合唐代口语声韵,部分韵母已经合并或分离,更可能有诗人乡音难改,使用方音作诗,因而仍有在诗中更换为邻韵的作品,如杜甫的《吾宗》:

吾宗老孙子,质朴古人风。耕凿安时论,衣冠与世同。

在家常早起,忧国愿年丰。语及君臣际,经书满腹中。

注:二、四、八句的“风”“同”“中”是平声“东”韵,第六句的“丰”是平声“冬”韵,“东”与“冬”通押。

日常作诗与应试不同,不应用应试的要求苛刻地对待作者,尤其是后世使用古韵书作诗的作者。

首韵借韵

古体诗的押韵,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比如一东和二冬、四支和五微,混在一起通用,称为通韵。但是近体诗的押韵,原则上必须严格地只用同一韵部的字,即使这个韵部的字数很少(称为窄韵),也不应参杂其他韵部的字,否则叫做出韵。但是如果是首句押韵,可以借用邻韵。因为首句本来可押可不押,所以可以通融一下。比如《军中醉饮寄沈八刘叟》:

酒渴爱江清,余甘漱晚汀。

软沙倚坐稳,冷石醉眠醒。

野膳随行帐,华音发从伶。

数杯君不见,都已遣沈冥。

这一首押的“汀、醒、伶、冥”属下平声九青,但首句借用了八庚的“清”。

这叫做借邻韵发端,在晚唐开始流行,到了宋代,甚至形成了一种风气。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 形容哈尔滨的雪景古诗词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形容哈尔滨的雪

  • 描写大雪的古诗词

    描写大雪的古诗词 描写大雪的古诗词 描写大雪的古诗词,相信大家无论是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各位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那么随着冬天的到来,大雪也接

  • 关于春节的古诗10首

    关于春节的古诗10首 关于春节的古诗10首有:《元日》、《田家元日》、《新年作》。 1、《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疃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赏析:森樱孙

  • 关于鱼儿寄相思诗句

    1. 小雨寄相思的诗句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描写秋天的诗: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