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诗歌 > 有声诗歌

愁怨诗词?

时间:2023-05-09 09:34:17 浏览: 52 作者:笔墨纸砚网

一、愁怨诗词?

愁怨的诗词有:

1、《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3、《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愁怨有关诗句,例如:

此意为君君不信,泪珠滴尽愁难尽。——欧阳修《蝶恋花·百种相思千种恨》

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宋代乐婉癿《卜算子答施》

二、临江仙陈克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

《临江宏蔽仙・四海十年兵不解》是南宋词人陈克所作的一首忧念时势、感叹迟暮的爱国寻归之词。词的上片强烈地抒发了词人老骥伏枥、壮志不已的爱国情怀;词的下片描写词人对自己归宿的寻找。这首词消绝物抒发了作者面对国家的危亡痛心疾首,而又力不从心,无可奈何的悲凉情绪,又抒发拿液了对友人的眷恋。全词悲慨沉郁,满腔忠愤溢于言表,感情真挚。

抒发了作者意欲忘却尘世纷扰,恣意山水、归隐江湖的逸趣。

《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者哗解》是南宋词人陈克所作的一首忧念时势、感叹迟暮的爱国寻归之词。词的上片强烈地抒发了词人老骥伏枥、壮志不已的爱国情怀;词的下片描写词人对自己归宿的寻找。这首词抒发了作者面对国家的危亡痛心疾首,而又力不从心,无可奈何的悲凉情绪,又抒发了对友人的眷恋。

临梁嫌辩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陈克 〔宋代〕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

送老薤盐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橡缺

译文:

十年了,国家的兵祸还是没有尽头,金军已经兵临建康城下。心惊于十年时间倏忽而逝。稀疏的胡须已经变得雪一样白了,苦涩的泪水也像冰一样的冷。

哪里该是我隐居的地方?我想应该在吴兴吧!可是,又怕这里的朋友们思念我。到那时,友人只能独自面对深夜凄雨,屋子的小窗上,灯火映着孤单的身影。

三、临江仙陈克诗歌鉴赏

《临江仙》 鹿虔 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 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藕花相向野塘中,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 鹿虔纳洹⒓帷⒆趾沤圆豢煽迹笫袷钡墙康冢僦裂浚阏洌ㄔ938~950)出任永泰军节度使,进检校太尉,加太保,人称鹿太保。鹿虔び谛〈剩匚笫裰髅详菩郎停裢霾皇恕!痘浼肥章跪柿祝馐住读俳伞酚ν破渥畛錾拇碜鳌4痈竦鞯谋算扳晖撇猓舜实庇谑裢鏊鳎∈阕髡叩氖蚶氤钋椋龉场 上阕开篇二句,便酝酿了全章冷寂荒凉的基调:紧扣的铁锁、深闭的重门、萧瑟的荒苑、积尘的户牖、孤寂的秋空,一切都笼罩于无言之“静”中,既在视觉上造成了浑重沉闷的压抑感,又流露了几许饱含历史沧桑的悲哀。此处“秋”字点明时为清秋时节,而“愁”字则可谓全词的词眼,整章的情景描写乃依此敷衍开去。“愁”为何事呢?随后“翠华”三句即晓以明情,原来是人去楼空、歌吹声断之悲。“翠华”意指天子仪行盯仗中以翠羽为饰的旗帜或车盖,陈鸿《长恨歌传》就有“潼关不守,翠华南幸”句,这里“翠华”当做帝王的代称;“玉楼”谓华丽的楼台,辛弃疾词《苏武慢?雪》有云:“歌竹传觞,探梅得句,人在玉楼。”可以想知,歌舞升平的玉楼作为欢娱的圣地,定曾觥筹交错,热闹非凡,这与当年鹿虔匪媸裰髅详频难缟涂煲馍睿钟凶湃绾蔚南嗨瓢。∪欢朗挛蕹#弈畏缌髯鼙挥甏蚍绱等ァS纱瞬荒逊⑾郑俺睢敝馕镀涫灯奈詈瘢⒉幌拗付晕羧栈队椴辉俚奶鞠涓媲械哪诤乖谟谧髡呱畛恋墓手髦钣牍使迹庖煌龉甲拥那ё畛τ凶鸥牟菲毡榈母腥玖Α 下阕,转以自然景物的描写衬抒人物之情思,主要集中于对烟月、藕花两个意象的表现。“烟月”谓夜雾朦胧、薄云笼罩之月色,道出正是夜阑人尽时,为愁人故思更添愁绪;“人事改”则暗寓朝代变迁之沧海桑田,与上阕“玉楼”三句互相应和,可见文字针脚绵密;“还照”,则似乎隐含了几许无奈、埋怨与悲哀,是怨明月之天真,还是悲人心之麻木无知呢?个中情旨,颇可玩味。这里“烟月”二句,唐圭璋先生谓化自刘禹锡《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细细品味,觉与晏殊《蝶恋花》“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亦有几分相似,三词均采用了拟人手法,一个“不知”,一个“不谙”,一个“还过”,将年年岁岁依然如旧之明月写得懵懵懂懂、不晓人事,却真实可感。烟月无知,藕花有情,作者又将情感表现视角由月照深宫移换至池塘荷花。经过烽烟的无情摧毁,华丽的楼台变成了一片断井颓垣,昔日繁花似锦的荷塘如今亦由于无人整葺而荒芜野外,剩下的只有那疏疏落落残留的荷花尚在绽放。“相向”三句道出了荷花之深情,将花中夜露喻为哭泣的清泪,从动作之“相向”、嗅觉之“香”、色彩之“红”等角度生档运和动形象地描摹了荷花的袅娜柔弱、多情可怜,正与月之不谙人情映照生意。其末,作者又借荷花之“暗伤亡国”恰点明主旨,在言达深沉心声的同时,亦对全词作以收束。 鹿虔馐住读俳伞防雌兰燮母撸似渲械墓使樗家子靡淮龉康目竟裁玫皆俳舛痢⒃偕猓么食錾囊帐跏址ㄒ嗍侨怂频赖闹匾颉 其一,融情于景,景真情深。王夫之《诗绎》谓:“关情者景,自与情相为珀芥也。情境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鹿词正长于此道,虽全篇不见词人,但词中情景交融、情境相生。譬如金锁、重门、荒苑、烟月、藕花等意象,均沾染了深沉的故国情怀,在貌似不经意间,作者胸中蕴藏之“悲国情"均化作了眼前所见“萧瑟景",在衰败颓垣中让人体味到历史之凝重,若用况周颐《蕙风词话》语来说便是:“写景与言情,非二事也。善言情者,但写景而情在其中。” 其二,比拟想象,物物相生。该词长于拟人手法,通过丰富的想象,自然事物皆表现出活泼的生命力与主观化的情感色彩,正所谓:“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试看愁对秋空的绮窗、不知人事的明月、相向而泣的藕花,诸多意象均因沾染了人性化的特征而更富内涵韵味,尤其藕花与明月两种意象的对比,暗喻了两种情绪、两种心境,也正在此差异化描写中,藕花、明月更显勃勃生机。 其三,文辞质朴,凄迷婉丽。鹿词虽被收于《花间集》,但其文辞风格却无闺阁香艳之气,相反以自然质朴、凄迷感人取胜。在这首《临江仙》中,作者即以寻常物象自然起意,目处留情,叙述曲折生动,情怀真挚凄婉,恰如《词林纪事》所引倪瓒语:“曲折尽变,有无限感慨淋漓处。”而且,作者在铺陈昔日辉煌之颓垣时,也并非沉浸于一味的渲染之中,而是在构造整体冷寂氛围的同时,嵌入了绮窗、翠华、玉楼、歌吹等象征往日热闹繁华的词句,在今昔迥异、冷暖相生的审美调和中,将整首词的意境推向极致。 对于《临江仙》一词,唐圭璋先生评价颇高,赞为“字字血泪”,也正由于鹿虔镣吹墓使那橛氤錾帐跏址ǖ某晒岷希牌仔戳苏馐桌瓴凰サ募哑 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 在深夜的野塘边愁伤无已。仰叹于秋空、俯泣于红藕的,不过是词人自己而已。但把亡国的幽恨,暗托于花草,却正是词的尤为动人处。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 形容哈尔滨的雪景古诗词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形容哈尔滨的雪

  • 描写大雪的古诗词

    描写大雪的古诗词 描写大雪的古诗词 描写大雪的古诗词,相信大家无论是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各位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那么随着冬天的到来,大雪也接

  • 关于春节的古诗10首

    关于春节的古诗10首 关于春节的古诗10首有:《元日》、《田家元日》、《新年作》。 1、《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疃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赏析:森樱孙

  • 关于鱼儿寄相思诗句

    1. 小雨寄相思的诗句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描写秋天的诗: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