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诗歌 > 有声诗歌

高中古诗文翻译及赏析有哪些

时间:2023-10-31 17:56:05 浏览: 194 作者:笔墨纸砚网

一、高中古诗文翻译及赏析有哪些

高中课外古诗及翻译赏析:

1、江上

王安石(宋代)

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译文:

江面上吹过一阵秋风,江岸上的落花在察轮夕照中纷纷飘落。离别之情让远去的笛声吹送,并随秋风吹到乱山的东面。

鉴赏:

这首诗非常注意抓住江上特有的景物,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扣住“秋天”这特定的节令特点,描绘江上的秋色,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

2、蚕妇

张俞(宋代)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译文:

昨天败燃信进城卖蚕丝,回来的时候眼泪沾湿了汗巾。那些身上穿着绫罗绸缎的人,都不是养蚕的人。

鉴赏:

这是一首言简意赅的讽喻诗,诗人借养蚕妇女的所见所感,把养蚕人衣不蔽体,不养蚕人却穿着满身绸缎加以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遭到剥削掠夺的不合理现象。

3、东栏梨花

苏轼(宋代)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译文:

如雪般的梨花淡淡的白,柳条透露出浓郁的春色,飘飘洒洒的柳絮夹带着如雪的梨花,布满了全城。我心绪惆怅,恰如东栏那一株白如雪的梨花,居俗世而自清,将这纷杂的世俗人生,看得多么透彻与清明。

鉴赏:

《东栏梨花》是一首感伤的诗,诗人因为梨花盛开而感叹时光的流逝。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的哀愁,也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从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寄予了作者自己清正坦荡的风骨。

4、春愁

丘逢甲(清代)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段让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译文:

春愁难以排遣,强打起精神眺望远山,往事让人触目惊心,热泪流淌。台湾四百万同胞齐声大哭,去年的今天,就是祖国宝岛被割让的日子!

鉴赏:

这是一首即景抒情诗。诗的大意说:春回大地,面对着春天的景色,引起我无限春愁,这春愁无涯无际,难以排遣,勉强观望山景,仍然难以消除胸中的悲愁。想起惊心动魄的往事,不禁使人潸然泪下。四百万同胞都为此伤心万分,同声大哭,因为去年的今天被迫割让了台湾。

5、春行即兴

李华(唐代)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译文:

宜阳城下,春草一片茂盛,涧水东流,之后回转向西。树木秀丽无人欣赏,鲜花绽放也自凋落。山路漫长春光无限,空荡静寂只闻鸟鸣。

鉴赏:

诗中虽然写的是绿草、芳树、山泉、鸟语,都是一些宜人之景,却构成一幅暮春景象,渲染一种孤寂、凄凉、愁苦、叹惋的感情,这些景色都是为衬托诗人凄凉的心境服务的,它充分显示了诗人对时代的深沉叹惋。

二、古诗词中的英文翻译,你都知道哪些?

翻译:Who knows the food, the grain is hard

经典诗句翻译: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翻译:How much sorrow, pray, can a person carry?

Like the spring torrent flowing eastward without tarry.

2.但愿人长久源段,千里共婵娟。

翻译:We wish each other a long life so as to share the beauty of this graceful moonlight, even though miles apart.

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念裂茄

翻译:A lonely stranger in a strange land I am cast,

I miss my family all the more on every festive day.

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翻译:The way ahead is long; I see no ending, yet high and low I'll search with my will unbending.

5.两情若是长久时仔察,又岂在朝朝暮暮。

翻译:If love between both sides can last for aye, why need they stay together night and day?

三、经典古诗词古歌翻译赏析

【 #能力训练# 导语】古歌是一首汉乐府诗歌,是一首游子思乡之歌。诗歌用质朴的语言抒斗液乱写了浓重的思乡愁绪,气氛惨烈。这首诗以景与情,情怀激动,一泻而下,扣人心弦。尤其是最后两句以“车轮”比喻回环于心的悲哀,形埋唯象而深刻,令人仿佛也能感受到那往复辗转的无限痛楚。同时也是中国民歌体裁一种。下面是 无 分享的经典古诗词古歌翻译赏析。欢迎阅读参考!

经典古诗词古歌翻译赏析

古歌

作者:佚名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

座中何人,谁不怀忧。

令我白头。

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

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翻译

呼啸的秋风让人无限忧愁,进也忧愁,退也忧愁。

异域戍边的人,哪个不陷入悲愁中?真是愁白了头啊。

胡人之处多狂风,树木萧瑟干枯。

离家日子越来越远,衣带渐宽人消瘦。

思乡的悲苦无法言说,就像车轮在心中旋转。

古歌赏析

这是一篇悲秋怀乡之作。根据诗中“胡地”等字样,可以断定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位远离家乡亲人的士兵。

诗篇开端“秋风萧萧愁杀人”一句起语不凡,总的推出一个旷远幽深、秋风瑟瑟,令人倍感孤寂忧愁的画面。秋季,这是一个万物凋零,“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季节。自从宋玉创造了将悲音与秋景融为一体的《九辩》之后,无数文学作品相继模仿,以萧索荒凉的秋景来表达哀怨之情、凄怆之感。这首诗就是以萧瑟秋景来映衬凄凉之音的。诗篇开头写秋景旨在写愁。下面二句则进一步强调愁。“出亦愁,入亦愁”,是说时时刻刻都在愁。愁绪无时无刻不笼罩心间,从“愁杀人”到“出亦愁,入亦愁”三句话,一句一“愁”字,突现了主人公在承受着难以忍受的忧愁的情状,仿佛看到了他那形体枯槁、唉声叹气、满脸愁容的形象。“座中何人,谁不怀忧?”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二句的“出亦愁,入亦愁”是在写“我”愁。那么愁的何止是“我”呢?于是写众人之愁。在座的人,有谁不满怀忧愁呢?从“我”愁写到众人之愁,这就揭示了这“愁”是时代、环境使然的道理,就是说这“愁”是难以消除的。也正因为如此,才使这位主人公白了头。“白头”是“愁”的结果,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李白亦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之一五)的诗句。可见,此诗中的“令我白头”四个字虽平平实实,不着渲染,但却寓意深刻,饱含情感。

诗中的主人公愁的原因是什么呢?这就是诗的后六句所要揭示的。“胡地多飙风,树木何修修。”这又是从景写起。胡地,指北方边远之地。修修,余冠英先生在《乐府诗选》中解释说:“或作‘翛翛’,本是鸟尾干枯不润泽的样子,这里形容树头被风吹得像干枯的鸟尾。”在那深秋季节,秋风瑟瑟,而在那北方边远之地,景色更加凄凉,那里是狂风大作,黄沙漫天,树木干枯,蓬草飞扬。这就是游子生活的地方,他们远离家乡,长期服役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此时此刻,怎不倍感凄凉!怎能不“出亦愁,入亦愁”,白了头!接着的四句写为思念家乡亲人而忧愁。“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离家乡一天比一天远了,因而忧愁得一天比一天消瘦。游子为思念家乡亲空档人而消得人憔悴。这两句诗写得既很具体,又含蓄委婉。

最后“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二句,写游子愁思难消之状。他的思乡之情去向谁诉说呢?满腹愁思,无人诉说,就像车轮在肠中转动一样,好痛苦啊!

全诗十二句,分为二层。两层都是从景写起,触景生情。以景物烘托,旨在发抒其愁绪,通过睹物抒情将一个塞外游子的孤独寂寞、愁思绵绵、满头白发、憔悴不堪的形象再现了出来。这种于抒情中突现人物形象的写法,是很值得借鉴的。

另外,此诗的语言也极为形象、含蓄,如“衣带日趋缓”、“肠中车轮转”等,都令人回味无穷,联想翩翩,增加了诗篇的感人魅力。

扩展阅读:汉乐府诗歌影响

我国诗歌创作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历来有诗国的美誉。早在西周至春秋,就有《诗经》的结集。战国期间争战四起,文士热衷于纵横之术或理论思辨,诗歌呈寥落之状。经秦到汉的四百年间,由于在文学上是辞赋的时代,诗歌创作很不景气,直至东汉后期之前,几乎没有值得称道的诗人诗作,寂寞的诗坛大抵呈一片荒芜。然而恰在此时,从汉武帝采诗夜诵到东汉一代举谣言,遂使大量优秀的民间诗歌以乐府的形式得以保存,于是不仅适时填补了汉代诗坛的相对空白,而且简直是使荒漠变成了花园(余冠英《乐府诗选·前言》)。从这种意义上讲,正是汉乐府民歌使中国诗歌从《诗经》开始的现实主义精神,发展成为延续未断的更加丰富、更加具有创作活力的传统,其地位之重要,是不言自明的。

汉乐府民歌对后世诗歌的健康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巨大影响。这种影响当然首先表现在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传统继承上。正是在汉乐府民歌的滋养下,直面人生的汉代诗人创作才逐渐活跃起来,从开始时的模拟到创新,为建安诗坛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而诗家所推崇的建安风骨、魏晋风力,又是初唐陈子昂诗歌革新运动的一面旗帜。到盛唐,伟大诗人杜甫即事名篇所作的三吏、三别等不朽诗章,到中唐,白居易、元稹标举的新乐府运动,到晚唐,皮日休正乐府,整个唐代,汉乐府民歌的优良传统都在现实主义诗歌创作中起指导作用。甚至晚清诗人黄遵宪在旧民主主义的革命时代,仍自觉地取乐府之神理.至于汉乐府民歌所开创的五言诗体,一直作为中国古典诗体的主流,以及汉乐府民歌在叙事技巧、语言艺术等方面对后世起到的显著作用,都已有目共睹,毋庸赘言了。

扩展阅读:汉乐府经典作品

汉乐府民歌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具体而深入地反映了社会下层民众日常生活的艰难与痛苦。

1、《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zhǒng)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2、《病妇行》

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

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

“属累君两三孤子,莫我儿饥且寒,

有过慎莫笪笞(dáchī),行当折摇,思复念之。”

乱曰:抱时无衣,襦复无里。

闭门塞牍,舍孤儿到市。

道逢亲交,泣坐不能起。

从乞求与孤儿买饵,对交啼泣,

泪不可止。“我欲不伤悲不能已!”

探怀中钱持授交。入门见孤儿,

啼索其母抱。徘徊空舍中,

“行复尔耳,弃置勿复道。”

3、《饮马长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4、《东门行》

出东门,不顾归。

来入门,怅欲悲。

盎中无斗米储,环视架上无悬衣。

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

“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哺糜。

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

今时清廉,难犯教言,君复自爱莫为非!

今时清廉,难犯教言,君复自爱莫为非!”

“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

“平慎行,望君归!”

5、《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译文

园中的葵菜呵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赏析

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青青”喻其生长茂盛。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何以如此?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最的千古佳句就是那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 形容哈尔滨的雪景古诗词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形容哈尔滨的雪

  • 描写大雪的古诗词

    描写大雪的古诗词 描写大雪的古诗词 描写大雪的古诗词,相信大家无论是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各位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那么随着冬天的到来,大雪也接

  • 关于春节的古诗10首

    关于春节的古诗10首 关于春节的古诗10首有:《元日》、《田家元日》、《新年作》。 1、《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疃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赏析:森樱孙

  • 关于鱼儿寄相思诗句

    1. 小雨寄相思的诗句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描写秋天的诗: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