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诗歌 > 有声诗歌

怎么样用一首诗或词来表达自己对已逝世母亲的思念

时间:2023-12-07 21:24:24 浏览: 39 作者:笔墨纸砚网

一、怎么样用一首诗或词来表达自己对已逝世母亲的思念

唐朝诗僧舆恭的《思母》: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舆恭的这首思念亡母的诗,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诗人回忆:去年五月黄梅时节,家中粮断。白发老娘倚门翘首,盼儿归来,望眼欲穿。自己是出家人,身无长物,只好典当袈裟,籴米回家,奉养老母。当时的境况虽然清苦,但毕竟老母健在,孝心有托。可现在母亲已经去世,柴扉冷落,已无亲人倚门。霜打芦花,泪湿衣衫,诗人陷入了深深的悲恸。

读这首诗,令人悲从中来,情不自禁地怦然心动。诗中写梅雨季节,白头倚门,典当袈裟,负米归来等景象,朴素真实,直抒胸臆。句句在叙事,句句含深情;句句在写景,句句蕴至诚。庄子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这是开启心灵的奥秘,这是感人肺腑的奥秘。这是作诗的真谛,这是做人的真谛。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忘我的感情。“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清人倪瑞璿《忆母》中的这两句诗,总算懂得了母亲的心肠,这是对母亲有孝心的理解。所以,做儿女的,领略多少,感受多深,思念多强烈,报答多殷切,正是人品的折射。

舆恭的《思母》之所以格外动人,更因为诗是出家人写的,是一位出家人不解的尘缘和难舍的亲情。其实,母爱的崇尚和感戴,与出家宗旨并不相悖。《楞严经》云:“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也就是说,十方诸佛,怜悯忆念一切众生,好像母亲忆念亲生儿子一样。在佛经中,母亲的爱怜和佛祖的慈悲是同位的。僧人舆恭的感情之所以美好,正因为在他的诗中,充满了世俗的人情。

二、求痛失母亲的悲伤的诗词

遥寄寒门府,思念信曾多。

何来天一隔?母颜已萧索。

儿时拨浪鼓,亲制我衣廓。

画面黑白墨,时命不由我。

三、中秋节思念已故母亲的诗句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出处《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全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翻译: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出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

全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翻译:独自离家在外地为他乡客人,每逢佳节来临格外思念亲人。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茱萸可惜只少我一人。

扩展资料:

《静夜思》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全诗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抒发了作者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 形容哈尔滨的雪景古诗词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形容哈尔滨的雪

  • 描写大雪的古诗词

    描写大雪的古诗词 描写大雪的古诗词 描写大雪的古诗词,相信大家无论是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各位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那么随着冬天的到来,大雪也接

  • 关于春节的古诗10首

    关于春节的古诗10首 关于春节的古诗10首有:《元日》、《田家元日》、《新年作》。 1、《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疃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赏析:森樱孙

  • 关于鱼儿寄相思诗句

    1. 小雨寄相思的诗句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描写秋天的诗: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