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诗歌 > 有声诗歌

有关竹子的诗,要翻译和赏析!高分!

时间:2024-02-26 06:43:22 浏览: 37 作者:笔墨纸砚网

一、有关竹子的诗,要翻译和赏析!高分!

《竹石》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古诗今译

咬住了青山就决不肯放松,根须已经深扎在岩石之中。历经千万次磨炼更加坚韧,任凭你东西南北来的狂风。

名句赏析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佳。既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风神;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她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丰姿,决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郑燮不但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话说是“画竹子以慰天下劳人”。所以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

二、写竹的古诗并加以理解

咏竹 (齐.谢眺)

窗前一丛竹,清翠独言奇。

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

月光疏已密,风声起复垂。

青扈飞不碍,黄口独相窥。

但恨从风箨,根株长相离。

竹 (梁.刘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

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赋得阶前嫩竹 (陈 . 张正见)

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

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

欲知抱节成龙处,当于山路葛陂中。

咏竹 (唐.李峤)

高簳楚江濆,婵娟含曙气。

白花摇风影,青节动龙文。

叶扫东南日,枝捎西北云。

谁知湘水上,流泪独思君。

郡斋左偏栽竹百余诗 (唐 . 令狐楚)

斋居栽竹北窗边,素壁新开映碧鲜。

青蔼近当行药处,绿阴深到卧帷前。

风惊晓叶如闻雨,月过春枝似带烟。

老子忆山心暂缓,退公闲坐对婵娟。

秋日白沙馆对竹 (唐 . 许浑)

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

疏影月移壁,寒声风满堂。

卷帘秋更早,高枕夜偏长。

忽忆秦溪路,万竿今正凉。

初食笋呈座中 (唐 . 李商隐)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金。

咏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

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

诬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竹风 (唐.唐彦谦)

竹映风窗数阵斜,---人愁坐思无涯。

夜来留得江湖梦,全为乾声似荻花。

春日山中竹 (唐.裴说)

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

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

咏竹 (唐.张必)

树色连云万叶开,王孙不厌满庭载。

凌霜尽节无人见,终日虚心待凤来。

谁许风流添兴咏,自怜潇洒出尘埃。

朱门处处多闲地,正好移云抚翠苔。

霜筠亭 (宋.苏轼)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赋园中所有 (宋.苏辙)

寒地竹不生,虽生常若病。

斸根种幽砌,开叶何已猛。

婵娟冰雪姿,散乱风日影。

繁华见孤深,一个敌千顷。

令人忆江上,森耸缘崖劲。

无风箨自飘,策策鸣荒径。

新竹 (宋.杨万里)

东风弄巧补残山,一夜吹添玉数竿。

半脱锦衣犹半著,箨龙未信怯春寒。

咏东湖新竹 (宋.陆游)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野竹 (元.吴镇)

野竹野竹绝可爱,枝叶扶疏有真态。

生平素守远荆榛,走壁悬崖穿石埭。

虚心抱节山之河,清风白月聊婆娑。

寒梢千尺将如何,渭川淇澳风烟多。

新笋歌 (明.岳岱)

满林黄鸟不胜啼,林下新笋与人齐。

春风闭门走山兔,白昼露滴惊竹鸡。

雨中三日春已过,又近石床添几个。

竞将头角向青云,不管阶前绿苔破。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 (清.郑燮)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唐·李贺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织可承香汗,栽堪钓绵鳞。

三、描写竹子的诗

食笋诗

唐·白居易

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

竹里

清·蒲松龄

尤爱此君好,搔搔缘拂天,

子猷时一至,尤喜主人贤。

咏竹

清·吴昌硕

客中常有八珍尝,那及山家野笋香。

寄罢筼筜当独惆怅,何时归去看新篁。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四、描写竹子的诗都有什么

1 诗言志:竹诗欣赏

自古咏竹之诗甚多,内容丰富多彩,大致可归为神话传话、赞美品格、抒情言志和记载用途等各类.

1.表现竹与神话

舜妃女英、娥皇泪洒竹秆而成“斑竹”的动人故事自古为世人传诵.晋代张华《博物志》记载:“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它其实是桂竹的一个变型.由此出现了不少以此为题的咏竹诗.如:

“血染斑斑成锦纹,昔年遗恨至今存.分明知是湘妃泣,何忍将身卧泪痕.”——唐·杜牧《斑竹简簟》

“云起苍梧夕,日落洞庭阴.不知篁竹苦,唯见泪斑痕.”——明·李梦阳《湘妃怨》.

2. 赞美竹的品格

这类诗很多,表现了竹子虚心、气节、坚韧和友情等各方面,现略举数首如下:

虚心:唐·薛涛《酬人雨后观竹》:“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

气节:邓拓《题画诗》:“阶前老老苍苍竹,却喜长年衍万竿.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

坚韧:宋·楼钥《题徐圣可知县所藏杨补之画》:“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百卉千花皆面友,岁寒只有此三人.”

友情:唐·钱起《暮春归故山草堂》:“谷口春残百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3.借以抒情言志

竹趣:唐·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日来相照.”

竹景:唐·张南史《竹》——

“竹,竹,

披山,连谷.

出东南,殊草木.

叶细枝劲,霜亭露宿.

成林处处云,抽笋年年玉.

天风乍起争韵,池水相涵更绿.

却寻庚信小园中,闲对数竿心自足.”

抒情:唐·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勿剪伐,会见拂云长.”

言志:清·李方:“波涛宦海几飘蓬,种竹关门学画工.自笑一身浑是胆,挥毫依旧爱狂风”.

元·杨载:“风味既淡泊,颜色不斌媚.孤生崖谷间,有此凌云志.”

感情:清·郑板桥题画诗二首:

其一:“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其二:“乌纱掷去不为官,囊囊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竹渔竿”.

4.叙述竹类特点

韩愈《谢郑公惠簟》:“蕲州笛竹天下知,郑君所宝尤环奇.体坚色泽又藏展出,满眼凝滑无瑕疵.青蝇倒翅蚤虱避,肃肃疑有青飙吹.倒身甘寝百疾愈,却原天日恒炎 ”.

薛纪如《咏竹》:“茎竹鞭兮横地生,枝成秆兮独指天.叶变箨兮抱青笋,花难遇兮自成仙.”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 形容哈尔滨的雪景古诗词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形容哈尔滨的雪

  • 描写大雪的古诗词

    描写大雪的古诗词 描写大雪的古诗词 描写大雪的古诗词,相信大家无论是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各位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那么随着冬天的到来,大雪也接

  • 关于春节的古诗10首

    关于春节的古诗10首 关于春节的古诗10首有:《元日》、《田家元日》、《新年作》。 1、《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疃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赏析:森樱孙

  • 关于鱼儿寄相思诗句

    1. 小雨寄相思的诗句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描写秋天的诗: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