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艺术 > 艺术人物

李国华扮演的林建设是什么电影

时间:2022-12-05 01:00:01 浏览: 100 作者:笔墨纸砚网

李国华扮演的林建设是什么电影

《我的孩子我的家》

李国华 1946年生,四川重庆人。1961年毕业于四川省戏剧学校。四川人民艺术剧院一级演员、演员剧团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四川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曾在40多部话剧及80部集电影、电视剧中任主要角色。

个人简介

李国华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四川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曾在40多部话剧及80部集电影、电视剧中任主要角色。其中《长城向南延伸》获1989年飞天奖、金鹰奖。剧组和个人因在南极考察站;建站和拍片中成绩突出获中宣部、广电部、中国电视家协会联合表彰、四川省委省政府表彰,并颁发荣誉证书,个人获得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授予三等功。

《我的孩子我的家》原名《今生》, 由导演毛卫宁执导, 周涌 、 慕星编剧,萨日娜、刘佩琦、徐玉琨主演。该剧于2010年10月5日国庆档于上海电视剧频道首播。

该剧通过上世纪70年代末一个普通家庭30年来的变迁折射出整个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30年中的巨大变革,围绕着萨日娜饰演的幺婶和她那因酗酒而一事无成的丈夫以及六个性格各不相同的儿女展开,讲述了林家九口人的悲欢离合,以及长达三十年的岁月变迁、命运起伏,由此呈现出了整个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以来的沧桑巨变

剧情简介

1978年,重庆。挺着大肚子的幺婶带着大大小小五个孩子跪在厂门口,为她因酒醉被厂里开除的丈夫幺叔讨一个公道。幺婶终于让厂长答应了他们家老大长大后接幺叔班的请求,却也在这场风波中厂门口产子,生下了一对双胞胎。

幺婶和幺叔本来有五个孩子,前四个孩子是用“繁荣昌盛”起名的,除了老二林荣外,老大林繁、老三林昌和老四林盛都是男孩,老五林静是个沉默和倔强的小女孩。孩子太多,家里本已艰难度日,而现在又失去了他们家中最大的经济支柱――幺叔,他因为酒精中毒,已经丧失了劳动能力。

幺婶必须站起来扛起这个家,刚生下的双胞胎养不起,在送人的途中,双胞胎丢了一个,幺婶忍着巨大的悲伤把剩下的那个抱回了家,她就是林家的老六。带着五个孩子开始劳动,无法躲避供销社老刘的骚扰,却招至了更多的流言。林建设一怒砸碎了街上所有造谣生事人家的玻璃,并去找老刘算帐,但是幺婶拦住了林建设的棍子,因为老刘的确对林家有恩。

林建设在从拘留所出来后,没有再回到林家,而是远走他乡。老二林荣是一个爱慕虚荣的女孩子,甚至偷窃了同学的新衣服,而遭到同学哥哥的纠缠。老三林昌和老四林盛平时关系最好。林荣被流氓纠缠,老三老四搬来大哥林繁救场,而林繁却一个失手,将该人打死。

幺婶决定,林繁将是家里的经济支柱和希望,他不能坐牢,于是只有在其他几个孩子之间抽签,谁抽到就去给大哥顶罪。抽签的结果是老四林盛抽到了签,但他在害怕下偷偷把签换给了林昌,林昌去坐牢了,从此,改变了这两个人的一生。

林静热爱上了钢琴,并极具音乐天赋。幺婶狠心给林静买了电子琴,但是却错误怀疑林静偷家里的钱想买琴,而再次给林静造成了侮辱,林静砸碎了电子琴,并成为最恨幺婶的人。就连幺叔,再次酒精中毒送医院抢救后,邂逅了原来的恋人冯玉婷,并在母亲的撺掇下与幺婶离婚,要和冯玉婷一起过。

林建设也又回来了,他这次是衣锦还乡,因为林建设已经成为了一个厂子的厂长。并要接幺婶一家离开重庆,去他的厂子生活。但是幺婶在最后还是拒绝了,她放不下坐牢的林昌,也期待着丢失的老七能有一天回来,更重要的是,她离不开这里,她生长的故乡,林建设只有黯然离去了。

剧集评价

该剧较好地把握了苦情的尺度分寸,并不是为了苦而苦,以苦情吸引观众,最终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故事结局是饱含着希望的

这部作品会让观众从母亲苍老的背影中看到人生的过去、现在与将来,让在生活在幸福中的观众想起母亲的泪与汗。这位母亲的形象、家庭的遭遇正像我们民族走过的曲曲折折的路一样,正是不抛弃、不放弃,永远笑对明天’的态度才使我们有了今天民族复兴的大好局面

剧中林家幺叔幺婶和六个孩子的故事坎坷动人,剧中每一个角色性格都鲜活生动,人物经历都辗转起伏,共同为本剧编织了一副中国家庭最写实的岁月画卷。能够把很多家的男女老少都聚集在电视机前,让一家人享受一次简单的天伦之乐,重温一下亲情对每个人的重要

请问上海哪家医院做取石保胆手术最好

瑞金的腹腔微创很好的

我院是上海胆结石特色专病定点医院

微创综合,医保定点。

上`海`新`科`医`院`结`石`科021灬522灬860灬99

.

.

.

.

.

.

.

.

.

.

.

.

.

.

家,是到李叔家开展同吃同住同劳动。到李叔家后,看到叔叔、阿姨脸上的微笑,整洁温暖的床铺,我有一种回到家里的感觉。

第三次到李叔家时,我才刚刚坐下,李叔就迫切地跟我说起了家里的近况。

“今年猪价不好,前几天卖了四头肥猪才卖得三千多块,剩下的几头猪先养着,等猪价好一点再卖。”

“今年雨水好,家里的玉米都已经种好了。”

“前段时间家里买了四头牛,等过几年卖了钱,咱不靠政府自己就能起一间大房子。”

听着李叔的絮絮叨叨,我觉得我开始慢慢地开始融入李叔家生活,真正有了些“一家人”的感觉。

走的时候,李叔带一岁多的儿子送了好远。一路上,李叔都挺沉默的直到村口,李叔突然开口说“小张,不用老记挂着我们,安心工作,我们打脱贫战,你们打反腐战,只要咱能坚定不移地跟着党走,这两场战咱肯定是双赢。”李叔的话,让我坚信在党和国家的带领下,我们所有贫困户一定能从贫困中走出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将来我还会到李叔家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在一次次 开展“三同”活动过程中,我与挂钩户的心更近了,情也更深了。

【篇二】

2018年3月2日,我有幸调入龙陵县纪委监委派驻人大纪检组工作,当时心里是忐忑的,毕竟是“生手”。转眼间已经在这里度过了三个月有余,在这里我接触到的往往是耳熟且又陌生的工作,如监督执纪、巡察办案、信访等等。

“从今日起,我们就是一家人了,作为一名纪检人,首先自己要政治、作风、纪律过硬,生活上我们就是你的长辈了,有什么困难尽管跟我说”,走进人大纪检组,段组长语重心长的这样跟我说,心里暖暖的。其实初到办公室我就眼前一亮,挂在墙上的那幅牌匾“只留清气满乾坤”首先映入我的眼帘,该诗句出自于元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王冕所做《墨梅》一诗中的最后一句,其诗意为“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鲜艳美好,只要天地之间留存充满乾坤的清香正气。”那种正气、睿智,浓浓的文化氛围感迎面而来,地面也被打扫的一尘不染,资料整整齐齐的摆放在办公桌上,茶几上摆放着一盆绿植,一个严肃中透着绿色、生机、和谐的办公室。在这里,我学到了跟以前不同的知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等法律法规,跟着组长去各监督单位进行监督、提醒,慢慢的感觉到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性,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第一次参与巡察,是4月初,李组长告诉我:“工作中要注意保密和学习。”我开始意识到纪检工作的严肃性、重要性。通过做谈话笔录,翻阅财务凭证、会议记录等资料档案,使我认识到,从细微处查找问题线索,客观研判是关键。我们是来“治未病”的,做到无病常防、初病早治、有病快治、重病严治。

“在办案中,大家要树立‘四个意识’,秉持科学严谨,公平公正,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办案思想”,许主任的这一番开场白让我再一次明白了纪检工作的“与众不同”。做谈话笔录,要告知被谈话人的权利与义务,要字斟句酌的把握被谈话人的原意等等;写报告,要客观,不加臆断,写出来的文字要有理有据,证据充分,引用的法律条款要准确、完整;提取证据要规范,手续要齐全。总之,办案子要办铁案,要经得住历史的检验。

一次次的学习、工作经历,让我越来越清楚的明白,作为一名纪检人,首先欲律人者先律己,提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运用自己所学,把监督执纪做到位,以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篇三】

我的新亲戚――挂钩户李国华,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党员,他处事公道、为人正派,敢说敢想敢做。他家一共4口人,属于易地扶贫搬迁户,房屋刚建好,崭新的面貌意味着美好生活的开始。

李国华是村里的烤烟辅导员,月收入达1500元左右。见到他时,他刚从烤烟地里回来,脚上、裤腿上、衣服上都还沾着泥巴,身上还散发着浓烈的烤烟味!为了尽快脱贫致富,他整天在田间地头忙碌着,指导各家各户如何把烟种好、烤好,来增加收入!他有着木城人传统的热情,不顾自己身上的泥巴,就已经先忙着烧水泡茶了。

他紧张又激动,端茶的手都在颤抖,嘴里更是不停地念叨:“党委、政府这么好,党的政策这么好,我要紧跟党走、听党的话、感党的恩,在党旗的引领下尽快脱贫致富……”多么淳朴多么善良的人啊!

伴着茶香袅袅,李国华和我话起了家常。“我年轻的时候没有好好读书,文化知识太少了,只能在家里干干农活。一家人刚从下弓背搬迁过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日子越过越好了”!

尽管以前生活如此艰辛不易,他没有抱怨,没有放弃,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明天美好生活而努力!看着他脸上洋溢着幸福,作为一名普通农村党员有这么豁达的胸怀,我的心里无比感动。山路在延伸,脚步在丈量,梦想在心中,希望在前方。我们坚信,有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举全社会之力打赢扶贫攻坚战,木城贫困群众必将与全国全省全市全县人民一道齐步康庄大道。

【篇四】

“队长、队长,我有事要跟你反应,你得帮我们解决这个困难呀”。6月13日一大早,我和罗加贵队长刚起床洗漱完,新坪村民小组长郭润清就来到村委会,急匆匆走到罗队长面前说。

看着着急的小组长,罗队长拍着他的肩膀说:“小郭,你别急,遇到什么困难了你慢慢说,我们一定想办法帮你解决”。

郭组长接着说道:“队长呀,我们小组岔河田的桥被大雨冲垮了,群众正等着抢收玉米抢种水稻呢,这可怎么办”。

原来,6月12日木城辖区大范围连降暴雨,大量降水导致公养河水位升至近30年来峰值,洪流冲垮了花椒村群众通往岔河田的桥梁,阻断了群众到岔河田开展农业生产的唯一通道。岔河田区域有花椒村新坪村民小组30户农户的60余亩稻田,是小组群众口粮的主产区。当下,群众正要将田里成熟的玉米抢收后种下水稻。通往岔河田的桥梁被冲垮,给群众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影响,直接耽误着群众抢收玉米和抢种水稻的黄金时间。

灾情就是命令,接到报告后,我们第一时间汇同村干部到现场查看灾情。站在被冲垮的桥旁,望着对面田里等着收割的玉米和急需栽种的水稻,大家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农业生产是农民的“命脉”,如果生产被耽误将会给群众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为了群众能将玉米及时抢收回来,把水稻抢种下去,我们现场分析研究解决办法,本着先急后缓,主次分明的原则,最后决定从工作队工作经费中拿出1000元为群众抢通抢收抢种应急通道。

买来水泥、木板、木材等搭桥材料后,大家就七手八脚干了起来,抢收抢种“民生桥”及时搭通,群众紧锁的眉头又露出了高兴的笑容。看着群众的满脸笑容,听着大家连声的“谢谢”,我们更是无比高兴,因为我们明白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就是最大的民生。

【篇五】

连日的雨,通往村寨的道路,湿漉漉的,还有些泥泞,有些放心不下我的挂钩户杨满芹阿姨,就一个人撑着伞走路到她家去看看,杨阿姨家住赧等社区清塘二组,她早些年患过脑溢血,现在生活上还很不方便,有一边的手脚都不可以动,丈夫为了生计在周边做泥水活,女儿已经出嫁,儿子在外务工,平时就杨阿姨一个人在家。

走了差不多二十分钟左右,就到了,走进家门,映入眼睑的依然是干净、清秀、祥和的农家小院,淅沥沥的小雨打在葱翠的花草上,看得人甚是入迷……

“你来了,瞧我这记性,还是记不得你名字。”杨阿姨看到我开心的叫到,因为生病的原因,她记性特别差,记不住我的名字,但是记得我的人,我跟她说,不知道她这几天身体怎么样,所以来看看,她很开心的说,我比她娃娃来的还勤。

坐下来和杨阿姨聊天真的是一件很愉悦的事,她虽然生病后留下很多后遗症,比如手脚只能动一边、记性差……但是她很乐观,经常和我说,生病并不可怕,人要乐观,勇于面对,什么都会挺过来的,她现在这个样子也许别人看着是一个废人,但是她很知足,她活着,孩子就有妈,远嫁的姑娘也有家,她一只手种的花草也很好……

和杨阿姨闲聊了差不多半个小时,看着天色已晚,我依依不舍的离开,她一直送我到岔路口,看着我走远。一路回来,心里面都是暖暖的,她的乐观不断的鼓舞我,勇于面对生活,就是对人生、对自己最好的态度。

【篇六】

“哟!亲戚们都在呢!”进到木城乡鱼塘垭口村委会办公室,老莫就一脸笑颜的说道。此时的老莫显得神采奕奕,完全没有了之前“三天一大醉、两天一小醉”的颓废模样。老莫这样的改变,我和驻村工作队的队员们都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之前的老莫也有相较殷实的生活,幸福的三口之家,但因为后来迷上了喝酒,妻子弃他而去,只留下儿子和他两个人。于是老莫干脆天天买醉,自甘堕落,随时酒气熏天,生产生活自然也就顾不上了。老莫这样的情况自然也就不受周围邻居的待见。我们驻村工作队在得知老莫的情况之后,与村委会一起作老莫的思想工作,老莫也有些许动容。

后来我们驻村工作队与村委会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虽然老莫的情况得到缓解,但如果老莫不将酒戒掉,脱贫也只是纸上谈兵。于是,我们驻村工作队又多次去老莫家中引导劝说老莫,“儿子现在在上初中,自己应该要改掉以往的陋习,积极投身到生产生活当中去”,“要给儿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现在新房已经建好,宽敞明亮的新房正对应着新的生活,你也应该重拾信心,重新上路了”……

你一言,我一语,驻村工作队员老杨对老莫说道:“是啊,老莫,新房新生活,新房新气象,新气象就从自己的形象开始吧,我给你把胡须剃了!”我们这才注意到,老莫的胡须确实是许久没有剃了。

“这不,很精神嘛!起码年轻了二十岁!”帮老莫剃完胡须的老杨说道。我们都笑了,老莫也笑了,显得有些不好意思的眼神里带着满满的感动。老莫说道:“从今天开始,我一定会把酒戒掉,重新做人!”

现在的老莫,真的把酒戒了,新房的地面用水泥铺好了,冲洗得一尘不染,会主动参加各种劳动了,在公共场所看见垃圾都会自己主动清理,儿子放学回家有热饭热菜了,有一个满脸笑容的父亲在等他了,周围人都感叹,老莫真的变了,重新回到通往幸福的道路上来了。我们驻村工作队也与老莫成了真正的朋友,老莫感恩我们对他没有偏见,真心实意为他着想,亲切称呼我们是他的“亲戚”。我们也非常荣幸能有老莫这个朋友。

我们驻村的工作队员都感到欣慰,通过我们的努力,真正激发了老莫的内生动力,让老莫能够“改头换面”,重拾信心,积极得面对生活,向自己脱贫致富的明天奋勇前进。我想,在我的驻村工作队生活“相册”里,与老莫的这段情谊,也必定会成为最美好的一页。

【篇七】

“真的是太感谢你们了!拖了三年的难题还真让你们给解决了!现在我已经可以去学驾照了,真的太感谢你们了!”6月的一天下午,刚吃过午饭,我们木城乡鱼塘垭口社区驻村工作队员正在村委会办公室外的长凳上小憩,这时,社区哑口组村民老张走进村委会,激动地握住工作队员老杨的手说。工作队员老杨说:“别客气,老张,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事情的来龙去脉,还得从5月底的一次走访说起,那一天,驻村工作队正在开展走访,在走访到农户老张的家中时,通过与老张交谈得知,老张之前因为贩毒坐过牢,通过积极改造,现在已经出狱五年了。三年前老张到德宏州某驾校报名学驾照,报名费也已经交了,但是三年已经过去,老张一直未能到学校学习驾照,原因是因为老张的个人信息在驾校录入时仍处于服刑状态,所以一直未能正常学驾照。为此,在这三年间,老张已经想尽办法,寻求了很多帮助,但是都没有得到解决。

我们在得知老张的情况后,驻村工作队员老杨和小王义不容辞地为老张认真落实此事。老杨和小王先后与乡驻地派出所、县看守所、县禁毒大队、县交警大队、服刑监狱等部门取得联系,请各个部门帮忙清查老张的个人信息为何还是服刑状态,并就此事给予解决。

因为公安各部门的信息系统庞大且复杂,查找及更正需要一定的时间。通过各部门积极配合,最终查找出老张的个人信息是禁毒大队系统与交警系统衔接不上,才导致了老张在学驾照是显示服刑状态。现在老张的信息已经得到了更正,老张也已经能够正常学习驾照了。

这只是我们鱼塘垭口社区驻村工作队为农户解决切身困难的一个缩影。作为驻村工作队员,我也深切体会到,在驻村工作中,鱼塘垭口社区工作队不仅仅是要干好脱贫攻坚工作,同时也积极发挥自身职业优势,切实为农户解决自己力所能及的困难,把农户的难事当做自己的难事去解决,把农户的诉求放在心里,记在脑里,干好服务群众的“分内事”,做为民解忧的杂货店。

【篇八】

爷爷他们那一辈人,有七、八个子女的家庭很常见,父亲就排名老八,是家里的“老儿子”,分家的时候大伯们都各自成婚立户分出去了,爷爷奶奶就自然跟了父亲生活。大家庭里我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加起来差不多二十人,但唯独我与爷爷最亲近,爷爷也最宠我。记忆中爷爷总爱唱歌给我听,火塘边,奶奶炒的菜啧啧作响,爷爷歌声愈发嘹亮。

转眼十几年过去了,爷爷的音容笑貌依然清晰记得,但爷爷的歌声却越来越模糊,想想竟只记得其中的一句了:“打得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因为这句歌词莫名的戳中我儿时的笑点,每每听到这句我都能笑得前伏后仰,而爷爷这时候也会故意加重语气,一本正经的样子。

爷爷当过兵,打过仗,剿过匪。据说,战争结束后,爷爷本可以随军回城从此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但爷爷毅然选择回到奶奶身边,从此“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爷爷写得一手好字,在寨子里算得上是当时的“文化人”,远近的街坊邻居遇事都会找爷爷拿主意,后来干脆让爷爷当了队长,爷爷开始是死活不同意的,但后来实在拗不过“民意”,也就遂了大众的愿了。

记忆中的爷爷总拄着一根拐杖,是一根陈年老竹,被磨得金黄光滑,我很不理解,爷爷明明腰杆挺得笔直,为啥还要多此一举。后来发现爷爷的拐杖竟有大作用。

小时候最得意的事情莫过于陪爷爷开会了,因为会场就在我们家,大抵缘由于此,我才能够“近水楼台先得月”,成为众多兄弟姐妹中唯一一个被允许参会的人。晚饭过后,村民们搬着各自的小板凳陆陆续续来了,堂屋内柴火正旺,火塘边摆一盆奶奶炒的自家产的南瓜子,大家就围着火塘团团坐,开始了难得的闲聊。等人都差不多到齐了,爷爷拄着拐,“咚咚”两下,会场顿时就会安静下来,大家都屏气凝神的望着爷爷,“今天喊大家来,主要是大家伙商议……”会议多能平静的开始,但高潮很快就会来临,任凭大家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爷爷“咚咚”两下,大家就都会安静下来。待讨论得差不多的时候,爷爷又是“咚咚”两下,宣布了结果,大家也就再无异议。我觉得这个时候的爷爷一言九鼎,很是威风,我仿佛也跟着沾了光,小小的虚荣心得到了大大的满足。

那个年代,弟兄几个分家是大事也是常事,父亲他们那一辈人大多是在爷爷的主持下分的家,我没有见过爷爷是如何帮别人分家的,但据说爷爷在主持兄弟分家的时候最后也是“咚咚”两下敲定,大家都很满意,很少会有口舌之争。除了村民们对爷爷的信任,我猜爷爷在主持分家时一定没少上教育课“只有家和才能万事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剪不断的手足情深,割不裂的血脉相连”。

爷爷对我们兄弟姊妹的要求总是比同龄人高很多,儿时最馋邻居家的大血李,等不及成熟就偷偷爬上树尝鲜,这时候最紧张的不是被主人家逮到,反而是怕被爷爷发现。万一被发现后,爷爷就会拄着拐杖开始教育我们“以前我们部队是坚决不会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你们小孩子实在馋经过主人允许是可以摘的,但偷就犯了原则性错误,俗话说小来偷针大来偷牛,这是绝对不允许的。”教育完还要让我们列队去向主人家道歉,可能主人家自己都不好意思了,隔年李子树就被砍了。

初中以后,离家求学,此时的爷爷也不再当队长,假期回家我总是迫不及待手舞足蹈的将所见所闻讲给爷爷听,爷爷总是听得津津有味的样子,我以为爷爷会一直都在,会一直听我讲下去。粗心的自己竟从没注意过爷爷早已发白齿落,背曲腰弯。高三那年暑假,我呆呆看着停放在堂屋中间爷爷的棺木,想起曾经许下给爷爷的美丽诺言“爷爷,以后我长大了,也给您买一个电视剧里一样的拐杖”,泪流满面。

爷爷走后,他生前用的拐杖就一直摆在堂屋。如今我带儿子回去,好奇的儿子总是爱抱着拐杖玩,父亲乐呵呵的对他的大外孙说道“别弄坏了哟,这可是我们家的传家宝呢”,惊得儿子瞪着一双大眼睛使劲眨巴眨巴,甚是可爱。

在我们家,爷爷的拐杖和他的故事早已渗透到我们的骨髓,融入我们的血液,代代相传。也许是从小接受爷爷的“拐杖教育”,我们兄弟姊妹心中多了一杆公平正义之秤,小时候我立志成为一名警察,惩恶扬善,伸张仗义。后来我考入人民检察院,从事侦查监督工作,同犯罪分子斗智斗勇。如今,我由检察院转隶到监察委,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初心。不论到哪,我始终牢记清正廉洁、主动担当的初衷,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因为爷爷曾告诉我“为民做事就是我们最好的爱国方式”。

【篇九】

龙陵的雨,在滇西是非常出名的,进入雨季,绵绵细雨,连月不开。如果这个季节你到龙陵来,你就会感受到“雨城”这一称呼绝对没有夸大的成分。今年也同样,五月过后,云朵堆叠,云头低压,灰灰蒙蒙,淅淅沥沥,雨就如期而至。

这个周末,我与几位同事,按贯例到帮扶户家中开展“同吃、同住、同劳动”活动。说实在的,我这次有一点小小地激动,因为头天我与所帮扶的农户联系过,电话那头告知我说他家已经从老家搬迁到刚建好的移民安置点新家中,让我直接去他的新家。说起他的老家,我的内心就莫名地产生一丝怜忧。

去年7月份,记得那是我第一次到自己的帮扶户家,刚一走进他家,我就被我看到的景况惊蒙了,心里面不由自主地惊叹到:“那怎么能叫家!”一间低矮东倾的正房和一间靠几根枝丫斜撑的耳房紧紧依靠在一起,两间房如果谁离开谁都好像无法站立。尤其是正房,看得出已经好多年没有修葺了,屋顶上一层厚厚的落叶积压得房子像使尽最后一丝力气在奋力支撑。椽子是断了几根,渗漏的雨水在下面的泥墙上冲刷出条条沟壑,阴沟流出的水带着泥浆窜到院子里,呈“扇”字形铺开,与下面的一层粪泥黄黑各半,可谓色彩分明。几只被淋湿的鸡倦缩在耳房的一角,看着自己平时的活动乐土被一点点侵蚀,半睁半闭的眼中流露出几分惶恐和不安。“这真的不能叫家。”我的心里不停地嘀咕着。我捋起裤角用脚尖踮着院泥快步跳到他家的堂屋外,听到我的响声,从堂屋左门后探身出来一个中年妇女,手上抬着一个盛满水的盆,接着又从右门后伸出两个小孩的头。见了我,青年妇女急忙放下盆直起身跟我招呼,我已来不及跟她客气,对她大声说到:“怎么下这么大的雨也不给屋拾漏一下?”她说:“我男人到福建打工了,我们娘仨俩又爬不上屋,前些时叫我堂弟来帮拾漏一下,他总是忙不过来,你看,刚才你进家的时候我正好在里屋漏雨的地方用盆接水,正忙着,接待不周,请你见谅。”我也没说什么,就叫她带着我爬到楼上,想着帮忙治漏一下,看见到处漏雨,真的是“床头屋漏无干处”。我叫她找来几张油布和几根木头,用木头将折断的椽子重新撑起,然后用油布进行铺盖。我边忙边说:“这家实在是没法住了”。她听了我的话,也说到:“真的是无法住下去了。”话语难掩怨愧,接着她话锋一转又说到:“但也不打经,我们这个寨子是地质滑坡点,前面政府已动员我们移民,我家也报了名,现在政府正在建设移民安置点,听说一年后就可以搬迁入住了,这也就是我家没有再修这破屋的原因。”看着她那充满希望的目光,我仿佛也看到了光芒……

今年又是7月份,这次,我怀着激动期盼的心情径直来到她的新家。刚一进门,就看见女主人忙出忙进整理家务。见我到来,她满脸堆笑地大声说到:“杨大哥,快点进来坐。”她的两个孩子也从屋里奔出来,她扭头叫到:“小娜,快给你叔叔泡杯茶来。”趁着说话,我快速地扫看了一眼她的新家。房子为一正一厢,都是砖混构建,设计比较合理,墙面粉刷一新,显得高大、宽敞、明亮,地面已经硬化,家里面各种物件摆放有序,非常干净整洁……。“‘入此处室’,真是太好了!”我不停地夸赞,同时问:“还当心漏雨吗?”她说:“房子盖得这样严实,哪怕下再大的雨,根本不用当心漏雨,今后可以安安稳稳的过日子了。”“是的,是的,雨水再大,家有屋安嘛,新房好住吗?”我边说边问,她哈哈笑着说:“当然好住了,这辈子从来不敢想过能住进这么好的房子来,真的感谢党和政府的帮助和扶持,不然的话,凭我们的能力,是无法建盖起这么漂亮的住房的。”“真应该好好感谢党和政府”我接话说到。

当我走出她家门外,看着一排排规划整齐的房屋,我不禁慨然而生,在这场举国上下展开的脱贫攻坚大决战中,随着农村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贫移民安置点建设的推进,全国各地不知有多少个像我的帮扶户一样住进宽敞、明亮的新家,又有多少个移民安置点像这里一样美丽、漂亮,让贫困群众真正居有所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先圣的夙愿终于在一千多年来后的今天,在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得于实现,真的值得荣耀。我为自己能够能赶上这个伟大的新时代而骄傲,更为自己能够亲自参与这场民族伟大复兴建设而自豪!

【篇十】

随着监察体制的改革,我也从部门纪委书记转变为派驻纪检组长,彻底脱离单位业务工作,进一步实现了“三转”,多了一份作为纪检人的自豪感,同时也有了一丝莫名的惆怅。

后来有机会参加了专项纪律检查、巡察等各项纪检业务工作。特别是近期开展的脱贫攻坚“挂包帮”同吃同住同劳动专项纪律检查,我们小组检查了3个乡镇,18个村,46个村民小组,101户农户,走访了43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

通过检查走访,发现有很多干部职工俯下身子与挂钩户同吃同住同劳动,与群众交心谈心,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有的看到挂钩户庭院没有硬化,主动买给水泥,与群众一起投工投劳硬化庭院,有的看到挂钩户没有后续产业,少则几百元,多则几千元补助群众购买猪牛,付出了感情,付出了心血,群众从心里感激,深受群众的爱戴,一桩桩事列举不胜举,使我深受感动。

由此我想到了我的挂钩户,木城乡鱼塘垭口村郭洪苍,今年我第一次接触到他时,了解到他在80年代初中毕业后到缅甸打工,先后在私塾当过先生,也经商做过小生意,在缅甸娶妻生子,在外漂泊多年生活也不好过,后来回到了家。因弓背山地质滑坡,享受到了搬迁政策,我在走访时与他商量产业发展时劝导他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脱贫致富,他也很赞同我的观点。后来我在“三同”时和他在烤房守火时,他告诉我今年种植的3亩香料烟买了8000多元。10亩烤烟预计收入40000元。他由衷地说,“感谢孙大哥的鼓励,感谢党的好政策,在你们的关心下只要肯付出努力,实现年底脱贫目不在话下,还要加入肉牛养殖合作社发展养殖业,我们也要走上致富路……”。

通过检查走访比较,我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他虽然搬迁入住,但是还缺装修和家具等,我应该为他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莫辜负了他对我的信任。

作为一个纪检人,朋友都认为这样的工作容易得罪人,我也曾经有过徘徊和动摇,但是随着参与监督检查多了,在纪检前辈的感染下,我对纪检监察工作有了许多感受,纪检监察工作是神圣而伟大的,使我坚定了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决心,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在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咬耳扯袖帮助别人,对问题不隐瞒不护短,在工作检查督察中要及时发现作风漂浮,工作被动应付问题,要运用第一种形态,及时帮助同志改正错误及时挽救,莫辜负党章赋予我们的职责和党和人民对我们的信任,做一个内心强大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严格执纪的纪检监察干部。

【篇十一】

“这里怎么会有如此多的垃圾?”

河谷地区炎热的天气,让前往鱼塘垭口村开展“三同”工作的我汗流浃背,在树荫下纳凉时,看到不远处的墙角、篱笆周围堆放着不少白色垃圾,不禁产生了疑问。

“这个角落平时完全用不到,家里人扔垃圾不方便时,会随手扔下去。旁边的人家也会往这里扔垃圾。”询问挂钩户时,得到了这样的回答。

我注意到,垃圾集聚的地方恰好是两户人家宅基地的分界处和旁边小树林的树底下,平日有树枝绿叶的遮挡,不细细去看,很难发现,但拨开树枝,垃圾的数量多得让人难以想象。

“决不能任由角落的垃圾继续堆放下去。虽然现在看起来不算多,但日积月累,迟早会变成一个小型垃圾场。”

我找来蛇皮口袋、铲子等工具,开始进行清扫,挂钩户一家也过来帮忙。

“以前没有垃圾处理的意识,也没有垃圾桶,所以乱丢乱扔。”清扫过程中,挂钩户的儿子张秋囊跟我解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