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艺术 > 艺术人物

急需六个个艺术家简介!

时间:2023-11-17 20:09:29 浏览: 50 作者:笔墨纸砚网

1.伦勃朗

伦勃朗(Rembrandt 1606~1669)1606年7月15日生于莱顿,1669年10月4日卒于阿姆斯特丹。其画作体裁广泛,擅长肖像画、风景画、风俗画、宗教画、历史画等。自画像莱顿时期(约1625~1631)作品采取强烈的明暗对比画法,用光线塑造形体,画面层次丰富,富有戏剧性

达维特

2 名家介绍:

达维特(Jaques Louis David,1748--1825)是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创立者。达维特生在罗可可美术流行的时代,随同老师维昂到罗马深造时,认真研究了古典美术,从而变成一位古典理想的坚定信徒。

(2) 代表作品:

《荷拉斯三兄弟的宣誓》(1784)

3.新古典主义的中坚安格尔

(1) 名家介绍:

安格尔(Jean-AugusteDominique Ingres,1780--1867)。他在其长寿的一生中,以高傲的固执态度和卓越的艺术才华,坚持捍卫新古典主义的理想。安格尔是一位不懈地致力于纯化造型语言的画家,他保守的观念并不能掩盖其精湛的艺术造诣。安格尔也确信描绘历史、神话、宗教等题材的绘画才是最高的艺术。可事实却是,他精心绘制的这类大作,多数显得空洞造作,缺少真正的魅力。

(2) 代表作品:

《莫伊特希夫人》(1851)

音乐:1.肖邦 F.F.Cchopin 1810-1849,波兰作曲家,有一半的法国血统。他的父亲从法国移居华沙,教贵族子弟学法语。肖邦在孩童时代就显示了音乐天才,并就学于新信族宴成立的华沙音乐学院。在校期间,他恋上了年轻的歌手康斯坦西娅.格拉特科芙斯卡。十九岁时他写下了《f小调钢琴协奏滑银曲》,据说就是这位少女激发了肖邦的创作灵感。1831年9月,肖邦来到巴黎,他的余生便和这座城市的艺术生活联系在一起。

2.奥兰多.迪.拉索。

16世纪最重要作曲家之一,作有大量的宗教和世俗音乐作品。音乐风格灵活生动、精致而又多样化,精心处理音乐与歌词的内容和语调关系。

3.奥地利作曲家沃尔夫冈•阿玛台乌斯•莫扎特,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1756年1月27日生于萨尔茨堡一位宫廷乐师的家庭,1791年12月5日卒于维也纳。莫扎特三岁起显露音乐才能,四岁穗模跟随父亲学习钢琴,五岁作曲,六岁又随父亲学小提琴,八岁创作了一批奏鸣曲和交响曲,十一岁写了第一首歌剧。他仅仅活了三十六岁。繁重的创作、演出和贫困的生活损害了他的健康,使他过早地离开人世,他的音乐作品成为世界音乐宝库的珍贵遗产。

够了吧~累死俺了~

“辉煌成就于痛苦之中”

画家 梵高首当其中~因为是我第一联想

文森特·梵高

Vincent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

荷兰画家梵高,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是19世纪人类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他热爱生活,但在生活中屡遭挫折,艰辛备尝。他献身艺术,大胆创新,在广泛学习前辈画家伦勃朗等人的基础上,吸收印象派画家在色彩方面的经验,并受到东方艺术,特别是日本版画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创作出许多洋溢着生活激情、富于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品,表现了他心中的苦闷、哀伤、同情和希望,至今饮誉世界。

代表作:“向日葵”

其次Louise Bourgeois——走过世纪的当红老太

Louise Bourgeois(1911- )是至今健在的享有世界声誉的女性艺术家之一,而且她的名望随着岁月的流逝还在不断增长。很少有人直到90岁时还能保持如此旺盛的创造力,她的存在本身就演绎了一段生命的奇迹。

然后是以母亲的名义——珂勒惠支的版画世界

珂勒惠支(Kathe Kollwitz,1867-1945)是一个耳熟能详但却又很难真正接近名字,她一辈子都在不停地画贫苦的工人、逼近的死亡、受欺凌的农民、无所畏惧的反抗,还有那些饥饿的儿童、饱经磨难的母亲、以及记载着心路历程的自画像,凡此种种,她被看作一位了不起的女性,一位具有崇高责任感的画家。

音乐家~

亨德尔George Frideric Handel(1685-1759) 著名的英籍德国作曲家。

生于德国哈勒,师从管风琴家查豪学习作曲,后在教堂内任管风琴师及艺术指导。因爱世俗音乐,乃于1703年迁居汉堡 ——当时唯一有民族歌剧的德国城市,开始从事歌剧的创作。1704年在汉堡作了第一出歌剧欧米亚(Almira),获得巨大成功.1706年游历至意大利,在意大利写了不少歌剧、清唱剧、康塔塔(Cantata)包括著名的歌剧阿格利批拿(Agrippina)。 1710年亨德尔移居伦敦,在汉堡及伦敦两地进行创作,不久成为英国的音乐权威人士。1711年的歌剧作品利努度(Rinoldo)获得巨大成功。在川度斯(Chandos)公爵的资助下写了清唱剧艾斯特(Esther)和11首川度斯圣歌。1717年定居英国,1719年得到国王的支持,开始在皇家音乐学院演出他的歌剧。这个时期有他最出色的歌剧作品利达米士图、骄里奥.些萨(Giulio Cesare)、泰米拉露(Tamerlano)、路得连达(Rodelinda)。1726年加入英国籍。在十八世纪三十年代,亨德尔作了大量英语清唱剧和为清唱剧而作的乐器音乐,其中包括不少伟大的协奏曲,一生共创作了《阿尔西那》、《奥兰多》等四十六部歌剧,除五部外,其余均在伦敦创作。后因反对势力迫害,作品遭禁演,剧院被喊哪迫倒闭。从三十年代末开始,从事于没有舞台表演的清唱剧创作。共写了三十二部清唱剧,其中绝大部分是在英国创作的,对于英国的音乐发生深远的影响。他的代表作有管弦乐曲 《水上音乐》,《焰火音乐》,清唱剧《弥赛亚》等,《弥赛亚》中的《哈里路亚》流传最为广泛。1742年弥塞亚(Messiah)首演。继后以大概每年两首的速度创作清唱剧,一直持续到1751年,因为那时他的视力太差了租渗消而不得不放弃。1742-1751年弊知这段时间的著名作品有森逊(Samson)、所罗门(Solomon),1759年病逝于伦敦。虽然亨德尔写了非常多的音乐作品,但是在整过作曲生涯中他都没有使用巴赫的对位法。亨德尔的艺术特征表现为戏剧性和抒情性,而他留下给后世的最大艺术遗产是他的清唱剧作品。 主要作品 水上音乐 皇家焰火音乐 <弥赛亚>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

1756 年,沃尔夫冈·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出生于萨尔兹堡,自幼他便展现出那无与伦比的音乐天赋:3岁开始弹琴,6岁开始作曲,8 岁写下了第一部交响乐,11岁便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歌剧,14岁是指挥乐队演出了该歌剧。可以这么说,莫扎特是为音乐而生的,从他出生的那一刻开始,他就和音乐熔为一体了。

16岁时的莫扎特被任命为萨尔兹堡宫廷的管风琴师。虽然在这段时间,莫扎特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但他无法忍受萨尔兹堡大主教的颐指气使,任意欺凌。在那里,莫扎特只是一个会弹琴的佣人,他曾向他的父亲这样描述他在宫廷晚餐上的同伴:两名男仆,管家,点心师父,两名厨师,男仆坐在上座,莫扎特位列厨师之上。终于在1781年,莫扎特脱离了对大主教的依附,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自由作曲家,并来到了维也纳发展。在维也纳,莫扎特靠教私人学生,举行音乐会演出和出版作品为生。在这段时间,莫扎特接触到了巴赫、亨得尔的作品,并结识了海顿,从而丰富了他的音乐理念。

在维也纳,莫扎特的音乐成就是令人惊叹的,他曾这样来描述他的音乐创作:“无论多长的作品都在我的脑中完成。我从记忆中取出早已储存好的东西。因此,写到纸上的速度就相当快了,因为一切都已完备,它在纸上的模样跟我想象的几乎毫无二致。所以在工作中我不怕被打扰,无论发生什么,我甚至可以边写边说话。”可怜就是这样一位天才,在他正当壮年的时候却因为感染风寒而去世了,死时年仅35岁。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天(1971年12月9 日),他仍在创作,可惜天嫉英才,莫扎特留下了他那未完成的《安魂曲》,而撒手人间,成为了音乐史上最大的遗憾之一。

主要作品:

歌剧 《费加罗的婚礼》

《唐.璜》

《魔笛》

交响乐 《 降E调第39号交响曲》〈帝王〉

《G小调第40号交响曲》

《C大调第41号交响曲》〈丘比特〉

协奏曲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四号 》

《降B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五号》

《C大调钢琴协奏曲第21号 》

《A大调钢琴协奏曲第23号 》

其它 《弦乐四重奏〈狩猎〉》

弗朗兹·约瑟夫·海顿 (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

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最早期代表。自幼在很艰苦的条件下学习音乐。1761年在埃斯特哈齐公爵家里当乐长,工作极繁重,地位却很低下。但他在艰苦的环境中创作了大量作品,至九十年代初,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音乐家。后两次去伦敦旅行,写了十二部《伦敦交响乐》,是他一生中最优秀的作品,从此名震全欧。他的创作涉及面很广,其中以交响乐和弦乐四重奏最为杰出。他把交响乐固定为四个乐章的形式,并在配器上形成一套完整的交响乐队编制,为现代交响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的音乐旋律丰富,经常流露出纯朴开朗的乡间气息。在四重奏创作中,常用“说话的原则”,即把各部的主题彼此象交谈般地呼应,既有清晰的旋律,又有复调的美。此外,他在乐曲的发展中常用“主题活用的原则”,这直接启示着贝多芬“动机发展”的灵感。海顿还是现德国国歌的作者。

主要作品:

交响曲 《惊愕交响曲》

以上资料~感谢梵天对本人的帮助与整理!

归纳了下~同上面~~累就一个字

画家:

1、凡高

荷兰画家。1853年3月30日生于津德尔特,1890年7月29日在法国瓦兹河畔因患精神病自杀身死。早年经商,后热衷于宗教,1880年以后念春开始学习绘画。曾在巴黎结识E.贝尔纳、P.西涅克和P.高更等画家。早期作品受印象主义和新印象主义画派影响,代表作有《食土豆者》、《塞纳河滨》等。曾两次在咖啡馆和饭馆等劳工阶层展出自己的作品。不久厌倦巴黎生活,来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勒,开始追求更有表现力的技巧;同时受革新文艺思潮的推动和日本绘画的启发,大胆探索自由抒发内心感受的风格,以达到线和色彩的自身表现力和画面的装饰性、寓意性。代表作《向日葵》、《 咖啡馆夜市 》、《包扎着耳朵的自画像》、《星空》等,都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以及强烈的个性和形式上的独特追求。当时他的作品虽很难被人接受,却对西方20世纪的艺术有深远的影响。法国的野兽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以及20世纪初出现的抒情抽象主义等,都从他的主体在创作过程中的作用、自由抒发内心感情、意识和把握形式的相对独立价值、在油画创作中吸收和撷取东方绘画因素等方面,得到启发,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绘画流派。

2、蒙克

挪威出生的表现主义绘画天才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 1863~1944年),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和独特风格的艺术家。他从十七岁立志从事艺术创作,到1944年1月以八十岁高龄去世的六十三年间,创作了一千七百多件油画作品、大量的素描和速写习作,以及八百件不同主题的版画,多彩的技法,洋溢强韧精力。 蒙克的艺术作品,给我们感受最强烈的特征,是他透过风景、劳动者、肖像和自画像,深刻地表现了从生的不安到爱的焦虑,以及死的恐惧到生的受容。他的绘画同样具有丹麦剧作家易卜生的冷峻和透入人心的影响力;而他执意刻画生命的爱欲痛苦与死亡恐惧,反映北欧人对生命的焦虑感。我们从蒙克的绘画中,可以感受到人面对无法抵挡的性的力量时之无助,生命的神秘、性的焦虑替代美学上的浪漫式的恐惧。 《思春期》、《接吻》、《呐喊》等都是蒙克的名作。他的画风深具表现主义特征,也含有神秘主义和象征主义的色彩。受到当时德国“桥派”年轻艺术家热爱。

3、劳特累克

劳特累克是19世纪末活跃在巴黎蒙马特尔的传奇画家。他是贵族后裔,家境富裕。幼年因双腿骨折而造成身体畸菜,父母培养他在美术方面的兴趣,送他到巴黎学画。在那里他认识了凡•高和高更,并共同切磋。1884年定居蒙马特尔后,他沉浸在巴黎繁华如梦的生活中描绘许多酒馆、夜总会、马戏团,以及声色场所的生活场面,有赞美也有嘲讽,反映他复杂矛盾的誉高橡心理状态。劳特累克受独立沙龙前卫画家朋友的影响,画风脱离印象派保守风格,另走一条自己的路。辛辣的讽刺、大胆的构图、红绿对比阴森肝光的强烈色彩,使他在海报版画上名声鹊起。这位多才多艺的画家,最后因酗而早逝,年仅三十七岁,与凡•高同龄,被誉为伟大的侏儒画家。从本书辑录的劳特累克一生不朽画作中,庆旁我们仿佛又看到世纪末蒙马特尔声光幻影夜生活的传说。

音乐家

1、柴可夫斯基

柴可夫斯基是俄国杰出的音乐家,他于1840年5月出生于俄国一个富有的家庭,在青年时代先后就读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和莫斯科音乐学院。 1871年,柴可夫斯基举行了首次个人音乐会, 柴可夫斯基一生创作了6部交响曲,9部歌剧和数部芭蕾舞曲等大量传世之作,柴可夫斯基的作品数量多,形式多样,在西方音乐史上是罕见的。柴可夫斯基的作品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至今仍享有极高的声誉。柴可夫斯基的古曲芭蕾舞曲《天鹅湖》、《胡桃夹子》等尤其脍炙人口,历演不衰。 1893年,柴可夫斯基完成了他第六交响曲《悲怆交响曲》,这是一部自传性的悲剧作品,也是他为自己写下的挽歌。在柴可夫斯基第一次指挥演出该由后的第8天,即1893年11月6日,柴可夫斯基与世长辞。

2、帕格尼尼

帕格尼尼是十九世纪最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大师和浪漫主义作曲家。于1782年出生在意大利的热那亚。他毕生刻苦努力,将小提琴演奏技术发展到了惊人的高度,因此获得了“小提琴之王”的称号。他的演奏技巧大大超越了当时小提琴演奏技巧的范围。由他首创的飞断弓、双泛音和大量复杂的双音及和弦演奏技巧,大大丰富小提琴音乐的表现力。

帕格尼尼不仅是一位小提琴演奏大师,而且还是一位天才的作曲家。他在自己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为后人留下了极为丰富的音乐作品。包括六首小提琴协奏曲,二十四首小提琴随想曲, 还有小提琴变奏曲《威尼斯狂想曲》、《摩西》、《女巫之舞》和多首小提琴奏鸣曲等等。此外,由于帕格尼尼还是一位杰出的吉他演奏家,因此他还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吉他曲。

帕格尼尼对小提琴演奏艺术进行的创造性劳动,大大促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他的演奏艺术对同时代的浪漫派作曲家柏辽兹、舒曼和李斯特等人的创作产生了较大影响。�

3、伊扎克•帕尔曼

1945年出生于以色列,是一个波兰籍犹太人的儿子。4岁时不幸患小儿麻痹症,致使双腿残废。5岁开始学琴,进特拉维夫舒拉米特音乐学校学习。受到著名小提琴家斯特恩的赏识,进入美国著名的朱丽亚音乐学院深造, 1963年在卡内基音乐厅举行首次独奏会,获辉煌成功。并在世界著名的“Leventritt(利文特里特)”国际小提琴比赛上,以精湛的技艺获得了最高奖,被人们称作“小提琴王子”。

帕尔曼经常和世界著名的管弦乐团合作,每年都要在美国、欧洲和东南亚举行百场以上音乐会。他被称为“以色列的音乐大使”。有不少人正是从他的身上开始真正了解以色列的。大家所熟悉的电影大片《辛德勒名单》中的电影主题曲和插曲也正是由帕尔曼担当小提琴演奏的,该片和该片的音乐同时获得了奥斯卡奖项。帕尔曼共获得过15项格莱美音乐奖。

这个是常识啊!老大~

你自己找不行么?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