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参与创办了北京京剧院,留下当代氍毹美谈
1956年11月,张君秋先生携北京市京剧三团加盟北京京剧团,京剧张派艺术就开始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生芽,开花结果。至今,京剧张派艺术在北京京剧院传承有序,发扬光大。于2020年10月13日开展的为期六天的“纪念徽班进京230周年暨张君秋先生诞辰100周年——张派剧目展演”中,就有《状元媒》《诗文会》《彩楼记》《秦香莲》《西厢记》五出大戏和一台演唱会汇报展演。参加剧目演出的演员全部来自北京京剧院。以当代张派名家、北京京剧院一团团长王蓉蓉领衔,国家一级演员王奕謌,优秀青年演员侯美、王茜、王泳智、张睿祯、丁一鸣、郭珈仪等张派传人悉数出场。这一举措,充分体现了张派艺术在剧院的崇高地位,以及剧院几代演职员为传承张派艺术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巨大贡献。
作者:刘侗
传承张派艺术,不仅仅停留在将张君秋先生所创作的优秀剧目广泛传播和推广,更在于发扬张君秋先生的创新精神,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弘扬核心价值观、观照广大人民生活、命运与情感,深刻反映时代进步与变迁的新剧目。
张君秋先生培养的演员都是京剧院的台柱子,排演了许多受到观众欢迎的作品:杨淑蕊参加创演了新编历史剧《平阳公主》《梁红玉》《北国情》;关静兰参加创演了新编古装戏《玉簪记》《状元与乞丐》《三关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代名家王蓉蓉,她常演剧目有四十多出,这些剧目先后荣获文华优秀剧目大奖、五个一工程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中国京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奖、北京市文学艺术奖。王蓉蓉本人也因为显著的艺术成就获得第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张君秋先生在北京京剧院留下的财富是雄厚而丰富多彩的。张君秋与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几位京剧艺术大师强强联合组成的阵容强大的北京京剧团先后演出的《龙凤呈祥》《秦香莲》《赵氏孤儿》《状元媒》《望江亭》《西厢记》等作品都是保留剧目,为世人留下不朽之作,树立了京剧艺术史上的高峰。同时也形成了宝贵的京剧文化和精神财富,至今都在影响着北京京剧院的艺术建设。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北京京剧院的广大艺术家,发扬先辈的优良作风,一边积极抗击疫情,一边坚持创作生产,先后创排了新编京剧《许云峰》《李大钊》,并成功实现线上线下“双首演”。在这两部剧中,三位剧院领衔主演当代名家王蓉蓉、杜镇杰、朱强甘当绿叶,为青年演员“挎刀”,做好“传帮带”,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结出丰硕的成果,也留下当代氍毹美谈。
-
树立文化自信 展现时代担当——《中国声乐艺术理论建设丛书》编撰纪事 ... ...
中国乐派声乐大师郭兰英与《中国声乐艺术理论建设丛书》主编王黎光 《中国声乐艺术理论建设丛书》是中国乐派高精尖创新中心核心项目之一,由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
-
舞文弄墨、刻木铸铜仍觉不过瘾,黄永玉又在京郊矗立起一件巨型艺术作品——占地六亩的“万荷堂”。这座完全采取传统建筑结构盖起的大宅院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住宅或画室,而
-
六十余年投身于自然中写生,在山沟田野里探寻“光编码”绘画艺术,85岁的李玉双走出了一条与父亲李可染不同的艺术道路。在李玉双同名个展于798艺术区亚洲艺术中心展出
-
1956年11月,张君秋先生携北京市京剧三团加盟北京京剧团,京剧张派艺术就开始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生芽,开花结果。至今,京剧张派艺术在北京京剧院传承有序,发扬光大。于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