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艺术 > 艺术人物

如何评价毛国典的书法?

时间:2022-05-28 20:38:53 浏览: 182 作者:笔墨纸砚网

毛国典老师的书法,本人并不认识其人,其书法作品偶尔在书法报上有见。多见隶书,行草少见,楷书有略。

毛的隶书走的个人书学之道,笔法有力,小心瑾瑜,自如夯实,矩字规整。但也存在某些薄弱环节:小气不张,流畅余生,上粗下细,有失大度。(供参考)

初看惊艳,久之无味

假如古代书法名家参加第12届全国书法展,能获奖吗?

前言首先,本届国展不设奖项,只有入展和落选的区别。其次,古代没有国展,让古代书家穿越的话,就好比关公战秦琼,不具备现实意义。但如果非要这么干,那就不得不具体分析一下了。

一、是否能够入展,要看作品,不是看作者!再厉害的书法家也不是随便写两个字就叫好作品!当今能入国展的作品没有一件是随便写写的,都是有思想有准备的创作行为。古人并没有或少有这种行为。但也确实因为现代人的这种刻意,才使作品缺少古代传世之作中的自然与灵动。如果有哪位高手能够在“妙手偶得”的情况下拿出一件好作品,那才是国展之幸,真有这样的作品也不可能被遗漏。

二、能否入展,要看作品是否符合基本要求国展有国展的要求,这在征稿阶段就是全面公开的,它对参评作品的规格、材质、装裱情况等条件做了严格的规定,不符合这个规定的作品,第一关就被淘汰了。

国展作品追求展厅效果,所以在尺幅上,除去手卷册页外,几乎都是大幅面,而古代书法都是案头之作。但如果古代书家能按照国展要求打造自己的作品,以他们的功力,想不入展都难!或者王羲之把自己的《兰亭序》装裱成手卷,把各种手札裱成册页投稿过来,哪个评委敢说不能入展!

反过来,就算你欧阳询、颜真卿等任是谁,写个“牛肉二斤”四个“大”字,幅面A4纸大小,这就不符合国展要求。

三、术业有专攻,评委肯定比你专业看了一些可笑的回答,还是之前我不止一次强调过的观点:书法是个很尴尬的东西,太多人以为自己认识几个字就代表懂书法,甚至懂书法艺术了!说实在的,那些对国展品头论足,大谈评委都没有功力不懂分辨优劣的,你们自己练过几年?入门了吗?以为自己看不懂的就是不好,或者就是丑书!就算你能看懂《兰亭序》,能看懂《十七帖》吗?何况《兰亭序》你也就看个热闹,你知道它好在哪里?你可能觉得《兰亭序》的字华丽妍媚,认为这是美。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你能看懂吗?你恐怕是碍于权威不敢说它不好吧!

结语书法艺术分帖学与碑学两大传统,尤其是清朝书道中兴后碑学盛行,至此两大传统可谓齐头并进,地位也旗鼓相当了。也正因如此才造就了今天百花齐放的局面。然而,自古帖学体系容易被大众接受,比较雅俗共赏,因为它更接近普通的写字。碑学却不太容易被轻易看懂,非得深入传统精耕于此,才可能领略其中奥妙。因此,不要轻易否定自己并不了解的东西,你若深入学习,多年后回头再看,难免不为自己当初的浅薄而感到羞愧难当!

获奖作品符合每一次参展的主题,若要偏离,不会入选或者获奖。

参展意义,在于互动切磋,当成一种提高自己的书法兴致,一剂良好的兴奋药丸。

古人的书法,有其历史背景,带着那一个时代赋予的文化思想境界。而今是新时代书境,因为今人不自觉的都有自己时代的思想内涵。因而沾染了时代的烙印,从骨子里具有了现代气息味道。

有的作品从内容和现代人的笔墨形质,有超过古人。

这种观点,可能不被人认可,但全面来看优秀作品的确有了超越。

尊古,不薄今人。

这才是辩证看待问题,一味训诂,也就躺在古人身上,不会进步,书乃不会发展。

今人有着今人书墨的境,古人自有古人的书法境。

各有千秋。望之十二届书展作品。倍感欣慰,书法事业有望快步推进。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