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咨讯

带有桥的古诗句

时间:2023-06-13 15:26:57 浏览: 64 作者:笔墨纸砚网

渔家衫拿顷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宋代:王安石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译文

峰峦叠嶂,环抱着小桥流水;河水青碧,萦绕着繁花翠草。竹林幽深秀美,几间茅舍静立其中。和煦的春风时时吹拂,或陆使得房屋清洁,纤尘皆无。

午睡醒来,满耳都是婉转的鸟鸣。斜倚枕头,想起当年做官时,听早朝的鸡鸣,此情景已恍如隔世。忽然想起故人都已老,自己当然也不例外。如今我贪恋闲适,已忘却了从政建功的美梦。

注释

⑴渔家傲:词牌名。《词谱》卷十四云:“此调始自晏殊,因词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取以为名。”

⑵柔蓝:柔和的蓝色,多形容水。萦:萦绕。《广韵》:萦,绕也。

⑶窈窕:幽深的样子。

⑷欹眠:斜着身子睡觉。袁文《瓮牖闲评》卷五:“朝鸡者,鸣得绝早,盖以警入朝之人,故谓之朝鸡。”

⑸邯郸道:比喻求取功名之道路,亦指仕途。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洛桥晚望

唐代:孟郊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译文

天津桥下的冰刚结不久,洛阳的大道上便几乎没了行人。

叶落枝秃的榆柳掩映着静谧的楼台亭阁,万籁俱寂,悄无人声。在明静的月光下,一眼便看到了嵩山上那皑皑白雪。

注释

天津桥:即洛桥,在今河南省洛阳西郊洛水之上。

萧疏:形容树木叶落。

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面,是五岳中的中岳。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

宋代:柳永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译文

高低不一好像烟一样的柳树掩映着灞陵桥。此处风俗依旧和往朝一样,送别的人们,折柳送亲人。衰败古杨柳,攀折已憔悴,如同楚宫中,如柳细腰女。

夕阳悠闲照大地,秋光渐消去,离别的忧思如蘅草铺满江岸望不尽。一首送别《阳关》曲,曲尽人肠断,独自倚靠着船栏杆久久行。

注释

①少年游:词牌名。《乐章集》、《张子野词》入“林钟商”,《清真集》分入“黄钟”、“商调”。各家句读亦多出入,兹以柳词为定格。五十字,前片三平韵,后片两平韵。苏轼、周邦彦、姜夔三家同为别格,五十一字,前后片各两平韵。

②灞陵桥:在长安东(今陕西西安)。古人送客至此,折杨柳枝赠别。

③风物:风俗。

④楚宫腰:以楚腰喻柳。楚灵王好细腰,后人故谓细腰为楚腰。

⑤蘅皋(héng gāo):长满杜蘅的水边陆地。蘅即杜蘅。

⑥阳关:王维之诗《渭城曲》翻入乐内《阳关三曲》,为古人送别之曲。

⑦兰桡(ráo):桡即船桨,兰桡指代船。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敏悄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带桥的诗词非常多,选取部分,示例如下:

1、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唐】宋之问《灵隐寺》

2、春楼不闭葳蕤锁,绿水回通宛转桥戚携。——【唐】韩翃《相和歌辞·江南曲》

3、乘星开鹤禁,带月下虹桥。——【隋唐】虞世南《和銮舆顿戏下》

4、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唐】杜甫《横吹曲辞·后出塞其二》

5、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唐】李隆基《初入秦川路逢寒食》

6、为报空潭橘,无媒寄洛桥。——【唐】祖咏《江南旅情》

7、云气横开八阵形,桥形遥分七星势。——【唐】骆宾王《畴昔篇》

8、雨霁虹桥晚,花落凤台春。——【唐】上官仪《安德山池宴集》

9、悠悠天下士,相送洛桥津。——【唐】卢照邻《咏史其二》

10、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纯仔橡问渔船。——【唐】张旭《桃花溪》

11、宜城酒熟花覆桥,沙晴绿鸭鸣咬咬。——【唐】温庭筠《相和歌辞·常林欢》

12、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唐】张谓《早梅》

13、一去仙桥道,还望锦城遥。——【唐】卢照邻《还京赠别》

14、夜夜愁君辽海外,年年弃妾渭桥西。——【唐】刘元淑《杂曲歌辞·妾薄命》

15、野郊怆新别,河桥非旧饯。——【唐】董思恭《感怀》

16、杨柳萦桥绿,玫瑰拂地红。——【唐】温庭筠做旁《舞曲歌辞·屈柘词》

17、扬州桥边小妇,长干市里商人。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唐】王建《杂曲歌辞·江南三台其一》

18、烟气笼青阁,流文荡画桥。——【唐】李峤《春日侍宴幸芙蓉园应制》

19、星桥他日创,仙榜此时开。——【唐】宗楚客《安乐公主移入新宅侍宴应制》

20、为报空潭橘,无媒寄洛桥。——【唐】祖咏《江南旅情》

21、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 —— 【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22、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宋】 陆游《沈园二首》

23、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 【唐】刘禹锡《乌衣巷》

24、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宋】 陆游《卜算子·咏梅》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 ——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陆游《沈园二首》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 王建《雨过山村》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 陆游《棚物卜算子·咏梅》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 刘禹锡《乌衣巷》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 温庭筠《商山早行》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 林杰《乞巧》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 志南《绝句》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张继《枫桥夜泊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张继《枫桥夜泊 》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雄豪。 —— 完颜璹《朝中措·襄阳古道灞陵桥》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 张谓《早梅》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 徐俯《运和郑春游湖》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 张旭《桃花溪》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 杜甫《野望》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苏曼殊《本事诗十首·选二》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 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 晏几道《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平岸小桥千嶂抱。 —— 王安石《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 鱼玄机《江陵愁望寄子安》

参差烟树灞陵桥。 —— 柳永《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 马致远《寿阳曲·远浦帆归》

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 —— 黄庭坚《菩萨蛮·半烟半雨旁颂溪桥畔》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 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卢纶 【杂曲歌辞.天长地久词】 虹桥千步廊,半在水中央。天子方清暑,宫人重暮妆。

蔡隐丘 【石桥琪树】 山上天将近,人间路渐遥。谁当兄握云里见,知欲渡仙桥。

皇甫曾 【路中口号】 还乡不见家,年老眼多泪。车马上河桥,城中好天气。

皇甫冉 【赠别(一作赠寄权三客舍)】 南桥春日暮,杨柳带青渠。不得同携手,空成意有馀。

顾况 【青弋江】 凄清回泊夜,沦波激石响。村边草市桥,月下罟师网。

卢纶 【天长久词】 虹桥千步廊,半在水中央。天子方清暑,宫娃起夜妆。

李益 【上洛桥】 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何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李益 【扬州怀古】 故国歌钟地,长桥车马尘。彭城阁边柳,偏似不胜春。

杨凝 【留别】 玉节随东阁,金闺别旧僚。若为花满寺,跃马上河桥。

王建 【早发汾南】 桥上车马发,桥南烟树开。青山斜不断,迢递故乡来。

韩愈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方桥】 非阁复非船,可居兼可过。君欲问方桥,方桥如此作。

李绅 【和晋公三首】 穷阴初莽苍,离思渐氛氲。残雪午桥岸,斜阳伊水滨。

陆龟蒙 【归路】 渐入新丰路,衰红映小桥。浑如七年病,初得一丸销。

司空图 【闲步】 几处白烟断,一川红树时。坏桥侵辙水,残照背村碑。

司空图 【杂题九首】 驿步堤萦阁,军城鼓振桥。鸥和湖雁下,雪隔岭梅飘。

韩偓 【花时与钱尊师同醉因成二十字】 桥下浅深水,竹间红白花。酒仙同避世,何用厌长沙。

李徵古 【登祝融峰】 欲上羡枣庆祝融峰,先登古石桥。凿开巇嶮处,取路到丹霄。

陶 【续古二十九首】 秦作东海桥,中州鬼辛苦。纵得跨蓬莱,群仙亦飞去。

李中 【途中柳】 翠色晴来近,长亭路去遥。无人折烟缕,落日拂溪桥。

伍彬 【句】 稚子出看莎径没,渔翁来报竹桥流。(《夏日喜雨》)

蒋吉 【汉东道中】 九十九冈遥,天寒雪未消。羸童牵瘦马,不敢过危桥。

隐求 【石桥琪树】 山上天将近,人间路渐遥。谁当云里见,知欲渡仙桥。

知业 【句】 接岸桥通何处路,倚栏人是阿谁家。(见《葆光录》)

孙长史女 【孙长史女与焦封赠答诗】 鹊桥织女会,也是不多时。今日送君处,羞言连理枝。

岑参 【题平阳郡汾桥边柳树(参曾居此郡八九年)】 此地曾居住,今来宛似归。可怜汾上柳,相见也依依。

钱起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板桥】 静宜樵隐度,远与车马隔。有时行药来,喜遇归山客。

阎济美 【天津桥望洛城残雪】 新霁洛城端,千家积雪寒。未收清禁色,偏向上阳残。

李益 【上洛桥】 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何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司空曙 【板桥】 横遮野水石,前带荒村道。来往见愁人,清风柳阴好。

韩愈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方桥】 非阁复非船,可居兼可过。君欲问方桥,方桥如此作。

韩愈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梯桥】 乍似上青冥,初疑蹑菡萏。自无飞仙骨,欲度何由敢。

隐求 【石桥琪树】 山上天将近,人间路渐遥。谁当云里见,知欲渡仙桥。

王勃 【河阳桥代窦郎中佳人答杨中舍】 披风听鸟长河路,临津织女遥相妒。判知秋夕带啼还,那及春朝携手度。

杜甫 【李司马桥了承高使君自成都回】 向来江上手纷纷,三日成功事出群。已传童子骑青竹,总拟桥东待使君。

张继 【枫桥夜泊(一作夜泊枫江)】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柳中庸 【河阳桥送别】 黄河流出有浮桥,晋国归人此路遥。若傍阑干千里望,北风驱马雨萧萧。

李岩尺益 【中桥北送穆质兄弟应制,戏赠萧二策】 洛水桥边雁影疏,陆机兄弟驻行车。欲 汉帝登封草,犹待萧郎寄内书。

权德舆 【埇桥达奚四、于十九、 大三侍御夜宴叙各赋二韵】 满树铁冠琼树枝,樽前烛下心相知。明朝又与白云远,自古河梁多别离。

吕温 【题河州赤岸桥】 左南桥上见河州,遗老相依赤岸头。匝塞歌钟受恩者,谁怜被发哭东流。

孟郊 【洛桥晚望】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刘叉 【天津桥】 洛阳宫阙照天地,四面山川无毒气。谁令汉祖都秦关,从此奸雄转相炽。

白居易 【蓝桥驿见元九诗(诗中云:江陵归时逢春雪)】 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白居易 【别桥上竹】 穿桥迸竹不依行,恐碍行人被损伤。我去自惭遗爱少,不教君得似甘棠。

白居易 【小桥柳】 细水涓涓似泪流,日西惆怅小桥头。衰杨叶尽空枝在,犹被霜风吹不休。

张祜 【枫桥】 长洲苑外草萧萧,却算游城岁月遥。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疏雨过枫桥。

雍陶 【题情尽桥】 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雍陶 【天津桥望春】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李商隐 【板桥晓别】 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汪遵 【升仙桥】 题桥贵欲露先诚,此日人皆笑率情。应讶临邛沽酒客,逢时还作汉公卿。

汪遵 【升仙桥】 汉朝卿相尽风云,司马题桥众又闻。何事不如杨得意,解搜贤哲荐明君。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路转溪桥忽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秦观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宋·志南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粗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乞巧》 唐·林杰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正月十五夜》 唐·苏味道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扬州慢·淮左名都》 宋·姜夔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溪桥——《早梅》 唐·张谓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雨过山村》 唐·王建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清·纳兰性德

爷娘妻子走相送,轿手尘埃不见咸阳桥——《兵车行》 唐·杜甫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溪》 唐·张旭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闭凳嫌—《狂夫》 唐·杜甫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沈园二首》 宋·陆游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 跪求关于战争的诗词及赏析

    1、战城南 两汉:佚名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 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 禾黍不获君

  • 关于端午节最著名的古诗词句子 (40句)

    关于端午节最著名的古诗词句子 (40句) 客里几逢端午节,看成雪鬓与霜髯。又是新一年的端午节将至,端午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脊历闭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有哪

  • 一轮明月颂家国古诗?

    一轮明月颂家国古诗? 《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

  • 扶桑在中国古代的含义?与连理枝有何不同?

    扶桑在中国古代的含义?与连理枝有何不同? 扶桑 1.神话中的树名。《山海经·海外东经》:“ 汤谷 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 黑齿 北。” 郭璞 注:“扶桑,木也。”《海内十洲记·带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