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诗歌 > 诗词文学

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分类,求解,我要分类( * 填 序 号 )~~!!~~

时间:2023-05-07 11:52:18 浏览: 96 作者:笔墨纸砚网

1. 四时风光之春

《春晓》、《江畔独步寻花》、《江南春》、《惠崇春江晓景》、《春日》、《乡村四月》、《村居》、《游园不值》、《咏柳》、《春夜喜雨》、《赋得古原草送别》、《绝句》杜甫、《忆江南》词、《鸟鸣涧》、《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 四时风光之夏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三衢道中》初夏

3. 四时风光之秋

《枫桥夜泊》、《山行》晚秋、《赠刘景文》、《夜书所见》

4. 四时风光之冬

《江雪》、《梅花》、《雪夜歌送武判官归京》、《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 田园风光

《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2首、《江南》、《村居》、《小池》、《所见》、《咏鹅》、《书湖阴先生壁》

6、山川奇景

《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江畔独步寻花》、《山行》、《浪淘沙》、《敕勒歌》、《题西林壁》、《鹿柴》、《望洞庭》、《饮湖上初晴后雨》、《三衢道中》、《滁州西涧》

7.友谊、离别:

《芙蓉楼送辛渐》、《送元二使安西》、《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别董大》、《赋得古原草送别》、《游子吟》《七步诗》(亲情)

8.思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静夜思》、《泊船瓜州》

9.边塞:

《凉州词》王之涣、《凉州词》王翰、《出塞》、《塞下曲》、《马诗》

10、人生感悟

《乐游原》、《登鹳雀楼》、《江雪》、《渔歌子》、《竹石》、《石灰吟》、《夏日绝句》、《墨梅》、《蜂》、《寻隐者不遇》、《长歌行》

11、忧国忧民

《题临安邸》、《悯农》二首、《江南春》、《江上渔者》、《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己亥杂诗》、《示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2.叙事

《寻隐者不遇》、《池上》、《小儿垂钓》、《游园不值》、《所见》、《早发白帝城》、《回乡偶书》

13、写月

《静夜思》、《宿建德江》、《枫桥夜泊》、《泊船瓜洲》、《古朗月行》

14、童趣

《村居》、《所见》、《牧童》、《舟过仁安》、《一去二三里》、《池上》、《小儿垂钓》、《宿新市徐公店》

15、花

《梅花》、《江畔独步寻花》桃花、《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游园不值》、《赠刘景文》

16、传统节日

《元日》春节、《清明》清明、《乞巧》七夕、《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重阳、《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中秋

17、哲理

《题西林壁》、《游山西村》、《登颧鹊楼》、《蜂》、《观书有感》

书湖阴先生壁

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释]

1、湖阴先生:指杨德逢,是作者元丰年间(1078-1086)闲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一位邻里好友。本题共两首,这里选录第一首。

2、护田:保护园田。据《汉书・西域传序》记载,汉代西域置屯田,派使者校尉加以领护。将:携带。绿:指水色。

3、排闼:推开门。闼:宫中小门。据《汉书・樊哙传》记载,汉高祖刘邦病卧禁中,下令不准群臣进见,但樊哙排闼直入,闯进刘邦卧室。

[译文]

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推开门,送来青翠的山色。

[解说]

这首诗是题写在湖明先生家屋壁上的。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护田”与“排闼”两个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合,融化无痕。诗人用典十分精妙,读者不知典故内容,并不妨碍对诗歌大意的理解;而诗歌的深意妙趣,则需要明白典故的出处才能更深刻地体会。

[赏析]

这是王安石题在杨德逢屋壁上的一首诗。杨德逢,别号湖阴先生,是作者退居金陵(今江苏南京)时的邻居和经常往来的朋友。

首二句赞美杨家庭院的清幽。“茅檐”代指庭院。“静”即净。怎样写净呢?诗人摒绝一切平泛的描绘,而仅用“无苔”二字,举重若轻,真可谓别具只眼。何以见得?江南地湿,又时值初夏多雨季节,这对青苔的生长比之其他时令都更为有利。况且,青苔性喜阴暗,总是生长在僻静之处,较之其他杂草更难于扫除。而今庭院之内,连青苔也没有,不正表明无处不净、无时不净吗?在这里,平淡无奇的形象由于恰当的用字却具有了异常丰富的表现力。“花木”是庭院内最引人注目的景物。因为品种繁多,所以要分畦栽种。这样,“成畦”二字就并非仅仅交代花圃的整齐,也有力地暗示出花木的丰美,既整齐又不单调。

这清幽环境令人陶醉,所以当诗人的目光从院内花木移向院外的山水时,他的思致才会那样悠远、飘逸,才会孕育出下面一联的警句,“一水”“两山”被转化为富于生命感情的亲切的形象,而为千古传诵。但后二句所以广泛传诵,主要还在于这样两点:一、拟人和描写浑然一体,交融无间。“一水护田”加以“绕”字,正见得那小溪曲折生姿,环绕着绿油油的农田,这不恰像一位母亲双手护着小孩的情景吗?著一“护”字,“绕”的神情明确显示。至于“送青”之前冠以“排闼”二字,更是神来之笔。它既写出了山色不只是深翠欲滴,也不只是可掬,而竟似扑向庭院而来!这种描写给予读者的美感极为新鲜、生动。它还表明山的距离不远,就在杨家庭院的门前,所以似乎伸手可及。尤其动人的,是写出了山势若奔,仿佛刚从远方匆匆来到,兴奋而热烈。所有这些都把握住了景物的特征,而这种种描写,又都和充分的拟人化结合起来那情调、那笔致,完全像在表现“有朋自远方来”的情景:情急心切,竟顾不得敲门就闯进庭院送上礼物。二者融合无间,相映生色,既奇崛又自然,既经锤炼又无斧凿之痕,清新隽永,韵味深长。二、这两句诗也与杨德逢的形象吻合。在前联里,已可看到一个人品高洁、富于生活情趣的湖阴先生。所居仅为“茅檐”,他不仅“扫”,而且“长扫”(即常扫),以至于“静无苔”;“花木成畦”,非赖他人,而是亲“手自栽”。可见他清静脱俗,朴实勤劳。这样一位高士,徜徉于山水之间,当然比别人更能欣赏到它们的美,更感到“一水”“两山”的亲近;诗人想象山水有情,和湖阴先生早已缔结了深厚的交谊。诗以《书湖阴先生壁》为题,处处关合,处处照应,由此也可见出诗人思致的绵密。

此诗对于“一水”“两山”的拟人化,既以自然景物的特征为基础,又与具体的生活内容相吻合,所以气足神完,浑化无迹,成为古今传诵的名句。

在修辞技巧上,三四两句也堪作范例。“护田”和“排闼”的典故都出自《汉书》,是严格的“史对史”、“汉人语”对“汉人语”,可见诗律极为工细精严。但读来自然天成,全似未尝着力准确地说,由于诗人将典故融化在诗句中,我们只觉得他采用了拟人手法,而不感到是在“用事”。“用事”而不使人觉,这正是其成功之处。赞同261|评论(8)

1.江 南 (汉乐府)

2.敕勒歌(北朝乐府)

3.长歌行 (北宋)郭茂倩

4.咏鹅 (唐)骆宾王

5.风 (唐)李 峤

6.咏柳 (唐)贺知章

7.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8. 凉州词 (唐)王之涣

9.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10.春晓 (唐)孟浩然

11.凉州词 (唐)王翰

12.出塞 (唐)王昌龄

13.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14.鹿 柴 (唐)王维

15.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17.静夜思 (唐)李 白

18.古朗月行(节选)

(唐)李 白

19.望庐山瀑布

(唐)李 白

20.赠汪伦 (唐)李 白

2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

陵 (唐)李 白

22.早发白帝城(唐)李 白

23.望天门山 (唐)李 白

24.别董大 (唐)高 适

25.绝 句 (唐)杜 甫

26.春夜喜雨 (唐)杜甫

27.绝 句 (唐) 杜甫

28. 江畔独步寻花

(唐) 杜甫

29.枫桥夜泊 (唐) 张继

30.滁州西涧(唐)韦应物

31.游 子 吟 (唐)孟 郊

3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33.渔歌子 (唐)张志和

34.塞下曲 (唐)卢 纶

35.望洞庭 (唐)刘禹锡

36.浪淘沙 (唐)刘禹锡

37.赋得古原草送别

38.池 上 (唐) 白居易

39.忆江南 (唐) 白居易

40.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41.悯 农 (唐)李绅

42.悯 农 (唐)李 绅

43. 江雪 (唐)柳宗元

44.寻隐者不遇 (唐) 贾岛

45.山 行 (唐) 杜牧

46.清 明 (唐)杜牧

47.江南春 (唐) 杜牧

48. .蜂 (唐)罗隐

49.江上渔者 (宋) 范仲淹

50.元 日 (宋) 王安石

51.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52.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5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54.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55.惠崇春江晓景

(宋) 苏轼

56.题西林壁 (宋) 苏轼

57.夏日绝句 (宋) 李照

58. 三衢道中 (宋)曾畿

59.示 儿 (宋) 陆游

60.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61.四时田园杂兴(1)

(宋) 范成大

62.四时田园杂兴(2)

(宋) 范成大

63.小 池 (宋) 杨万里

6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65.春 日 (宋) 朱熹

66. 观书有感

(宋)朱熹

67.题临安邸 (宋) 林升

68.游园不值 (宋) 叶绍翁

69.乡村四月 (宋) 翁卷

70..墨 梅 (元) 王冕

71.石灰吟 (明) 于谦

72.竹 石 (清) 郑燮

73.所 见 (清) 袁枚

74.村 居 (清) 高鼎

75.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1.江 南 (汉乐府)

2.敕勒歌(北朝乐府)

3.长歌行 (北宋)郭茂倩

4.咏鹅 (唐)骆宾王

5.风 (唐)李 峤

6.咏柳 (唐)贺知章

7.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8. 凉州词 (唐)王之涣

9.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10.春晓 (唐)孟浩然

11.凉州词 (唐)王翰

12.出塞 (唐)王昌龄

13.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14.鹿 柴 (唐)王维

15.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17.静夜思 (唐)李 白

18.古朗月行(节选)

(唐)李 白

19.望庐山瀑布

(唐)李 白

20.赠汪伦 (唐)李 白

2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

陵 (唐)李 白

22.早发白帝城(唐)李 白

23.望天门山 (唐)李 白

24.别董大 (唐)高 适

25.绝 句 (唐)杜 甫

26.春夜喜雨 (唐)杜甫

27.绝 句 (唐) 杜甫

28. 江畔独步寻花

(唐) 杜甫

29.枫桥夜泊 (唐) 张继

30.滁州西涧(唐)韦应物

31.游 子 吟 (唐)孟 郊

3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33.渔歌子 (唐)张志和

34.塞下曲 (唐)卢 纶

35.望洞庭 (唐)刘禹锡

36.浪淘沙 (唐)刘禹锡

37.赋得古原草送别

38.池 上 (唐) 白居易

39.忆江南 (唐) 白居易

40.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41.悯 农 (唐)李绅

42.悯 农 (唐)李 绅

43. 江雪 (唐)柳宗元

44.寻隐者不遇 (唐) 贾岛

45.山 行 (唐) 杜牧

46.清 明 (唐)杜牧

47.江南春 (唐) 杜牧

48. .蜂 (唐)罗隐

49.江上渔者 (宋) 范仲淹

50.元 日 (宋) 王安石

51.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52.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5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54.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55.惠崇春江晓景

(宋) 苏轼

56.题西林壁 (宋) 苏轼

57.夏日绝句 (宋) 李照

58. 三衢道中 (宋)曾畿

59.示 儿 (宋) 陆游

60.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61.四时田园杂兴(1)

(宋) 范成大

62.四时田园杂兴(2)

(宋) 范成大

63.小 池 (宋) 杨万里

6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65.春 日 (宋) 朱熹

66. 观书有感

(宋)朱熹

67.题临安邸 (宋) 林升

68.游园不值 (宋) 叶绍翁

69.乡村四月 (宋) 翁卷

70..墨 梅 (元) 王冕

71.石灰吟 (明) 于谦

72.竹 石 (清) 郑燮

73.所 见 (清) 袁枚

74.村 居 (清) 高鼎

75.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求分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 描写田园风光的一句古诗

    一、描写田园风光的一句古诗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 有关七夕节的古诗

    关于七夕的古诗如下: 1、《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宋代〕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

  • 古代诗词描写秋天的诗句

    关于描写秋天的古诗词有哪些?下面就有我分享古代诗词描写秋天的诗句,欢迎大家学习! (一)90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出自《九歌・湘夫人》,由屈原创作。这句诗描写

  • 写思念家乡的古诗

    爱家乡,我爱家乡那些绿盈盈的草。夏天,我们躺在柔软的草地上,仰望蓝蓝的天空。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写思念家乡的古诗 ,欢迎阅读。 关于写思念家乡的古诗 1、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