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诗歌 > 诗歌力作

万顷波光一镜开,几人湖上散轮归,是谁的诗,全篇诗词是什么?

时间:2023-04-16 10:59:29 浏览: 214 作者:笔墨纸砚网

万顷波光一镜开,几人湖上散轮归,是谁的诗,全篇诗词是什么?

你错了一个字,不是归,是蹄。原诗如下:

《自湖上归游朱缺链轮园和李相之韵二首》

宋 ・ 吴芾

万顷湖光一镜开,几人湖上散轮蹄。

水明尽伏信倒千岩影,沙软新成百里堤。

草际已横烟雨艇,眼前无复稻粱畦。

马侯遗迹依然在唤昌,顾我无功敢与齐。

古诗文资料 急

江上

作者: 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回。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按】末二句似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然更空灵

【隐映】忽隐忽现

新 晴 刘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惟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简析】

第一句正好和王安石“茅檐长扫静无苔”相反,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青苔满地”,比起刘禹锡“苔痕上阶绿”来,这“苔”要多得多。同样描写幽静的境界,无苔,有苔,多苔之差是巨大的,王安石用无苔以表现“净”,刘禹锡用上阶绿之苔写独处陋室之“静”,这首诗满地之苔则因久雨初晴,其中差异不能不辨,这是提高鉴赏能力的有效方法。

第二句写午梦醒来之后,虽然只见到“一树碧无情”,但宁静恬适的心境却是非常好。经过长时间雨洗之后,树更是绿油油的,多么令人惬意!诸葛亮高卧隆中,一觉醒来,不是还高吟:“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吗?想到这,诗人会心地笑了。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后两句。诗人把南风写成是一个十分诙谐而又善于戏谑的老朋友,他偷偷地推开了门,闯了进来,还装作爱读书的样子,正不停地翻着书。诗人为读者种了一株诗苑“惹笑树”,令人读后忍俊不禁,发出爽朗的笑声。其实,这样写并非诗人首创,发明权当属唐人,薛能的《老圃堂》有“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李白的《春思》有“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诗人融薛、李诗句于一炉,经过锤炼锻造,又添上绝妙的“偷”字,表达效果远远超过了原作。这绝不是“偷”,而是创新。

而诗人在《致斋太常寺以杖画地成》中又用这一意境,写了:“杖藤为笔沙为纸,闲理庭前试草书。无奈春风犹制肘,等闲撩乱入衣裾。”可见,诗人对这一意境和这一手法是情有独钟。但相比较而言,还是“偷开门户又翻书”来得更自然亲切,也更有趣些。

清风翻书固然有趣,但也曾翻出莫大的悲剧来,金圣叹的“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就翻出个文字狱来,丢了脑袋。悲乎,秦始皇首创的中国文字狱!

明・杨继盛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解释:

浩然正气冲盈在天地之间,

耿耿丹心照耀千古.

我的一生未曾为国效力,

只愿化作一缕忠魂作为补偿.

【作者介绍】 杨继盛(1516--1 555年),字仲芳,号椒山。保定容城(今属河北)人,闹郑明嘉靖年间的进士。主张抗击北方鞑靼的入侵。任兵部员外郎时,因上疏弹劾大将军仇鸾误国,被贬官。不久又被起用任兵部武选员外郎,因弹劾奸相严嵩十大罪,遭毒刑,被杀害。在当时官僚中,以敢于直谏而名扬天下。他受刑前,有人送给他蛇胆,据说吃了可以不死,杨说:“椒山自有胆,何以蚺蛇为?”后赐忠愍(min悯)。有《杨忠愍集。《明史》第二。九卷有传。

【注释】[1]浩气还太虚:意思是自己虽然死了,但浩然正气仍留在天地之间。太虚:太空。

【说明】 这首诗原无题,此据明史拟定。这是杨继盛临刑前所作,诗中表示死后也不忘报国。作者的忠贞,感人至深,杨被害后,许多正直之士,读了这首诗都痛哭流涕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三万里液启颂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注释]

1.将晓:天将要亮。篱门:竹子或树枝编的门。同题诗有二首,这是第二首。

2.三万里河:指黄河。“三万里”形容它的长。

3.五千仞岳:指西岳华山。“五千仞”形容它的高旁握。古人以八尺为一仞。

4.王师:指宋王朝的军队。

[解说]

南宋时期,金占领了中原地区。爱国诗人陆游在山阴(今属浙江)乡下向往着中

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恢复

统一。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南宋文学家。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人。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

宿甘露僧舍

作者: 曾公亮

曾公亮

(998-1078),字明仲,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进士。历任知制诰、史馆修撰、翰林学士、给事中、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昭文馆大学士等职。以太傅致仕。《全宋诗》存诗四首。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赏析】

中国人和大自然的关系一向是亲和的。此诗写居于寺中,但觉枕中云气缭绕,似乎门前千峰都在向自己靠近,甚至万壑松声就像生于床底。前两句极雄壮,却也有惊险之感。但诗人好像觉得还不过瘾,于是要打开窗户,去迎接如排山而来的银浪。这些向诗人靠近的自然景物并不是挤压过来,而是受到诗人心灵的召唤,换句话说,就是“万物皆备于我”,被诗人所欣赏。动极之景和静极之心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照,非常生动。这,或许与诗人居于僧寺之中,因而思与境谐,身在景外不无关系。

中国诗人非常喜欢从窗中揽景。如下面这些句子:“云生天地间,风出窗户里”(郭璞);“窗中列远岫,庭际俯乔树”(谢I);“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沈缙);“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客来梦觉知何处?挂起西窗浪接天”(苏轼);“向来万里急,今在一窗间”(陈与义)。这种内外通流,小中见大,移远就近,由近知远的写法,实际上表现了中国人的空间意识。《老子》里不是说过“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吗?由此生发开去,就不仅是自然空间的从有限到无限,而是反映了一种人格精神的张扬。陶潜《饮酒》写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正是从“东篱”之下感受到自己与宇宙精神的相融相合。从这个意义来看,曾公亮的这首诗给我们的感受,就决不仅仅是写景生动了。

清平乐你要的是哪首?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简析】

由于辛弃疾始终坚持爱国抗金的政治主张,南归以后,他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从四十三岁起,他长期未得任用,以致在江西信州(今江西上饶市)闲居达二十年之久。作者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农民也有较多的接触。所以在《稼轩词》中有一部分作品是反映农村生活的。其中,有风景画,也有农村的风俗画。这首《清平乐》,就是一幅着色的农村风俗画。

上片勾勒环境烘托气氛。开篇用素描手法,勾出茅檐、溪上、青草,只淡淡几笔便形象地描画出江南农村的特色,为人物的出现安排下广阔的背景。三、四句写词中出现的老公公和老婆婆,他们讲话的声音带着醉意,愈加显得温柔婉媚,但是等走到他们面前时,才发现说话的已不是什么年轻人,而是白发皤皤的老年人了。?quot;醉里,可以看出老年人生活的安详,从媚好,可以看出他们精神的愉快。

下片集中写这一农户的三个儿子,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画面在继续扩展。整劳力在溪东的豆地里锄草,半大的孩子在编织鸡笼。诗人着力于小儿的描绘,共用了两句,占全词四分之一篇幅。溪头卧剥莲蓬形象地刻画出他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对此,词人感到由衷的欢喜。

这首词具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悦之情,客观上反映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生活的憎恶。

这首词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诗文解释】

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尖,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领。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

【词语解释】

山尖:山峰。

【诗文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这首诗有几个艺术表现方面的特点:欲夺故予,反跌有力;叙述反诘,唱叹有情;寓意遥深,可以两解。

作者: 虞世南

垂穗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按】作者深得太宗器重,诗写蝉生性绝俗,暗喻身居高位而洁身自好。

【垂穗】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口部有吸管,形如冠缨,故有此喻。

冬夜读书示子聿

作者: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子聿】陆游的儿子

【无遗力】竭尽全力

【躬行】亲身实践

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白鹿洞(唐)王白贞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注释:

白鹿洞:在今江西省境内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南。这里青山环抱,碧树成荫,十分幽静。名为“白鹿洞”,实际并不是洞,而是山谷间的一个坪地。/春深:春末,晚春。/一寸光阴一寸金:以金子比光阴,谓时间极为宝贵,应该珍惜。寸阴:极短的时间。/道人:指白鹿洞的道人。/引笑:逗笑,开玩笑。/周情孔思:指周公孔子的精义、教导。/追寻:深入钻研。

赏析:

这是一首写诗人自己的读书生活的诗,也是一首惜时诗。“白鹿洞”在今江西省境内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南。这里青山环抱,碧树成荫,环境幽静。名为“白鹿洞”,实际并不是洞,而是山谷间的一方坪地。中唐李渤曾在此读书,养有一头白鹿为伴,因名“白鹿洞”。首句叙事。“读书不觉已春深”,言自己专心读书,不知不觉中春天又快过完了。“春深”犹言春末、晚春。从这句诗中可以看出,诗人读书入神,每天都过得紧张而充实,全然忘记了时间。春天快过完了,是诗人不经意中猛然发现的。这一发现令诗人甚感意外,颇多感慨。他觉得光阴过得太快了,许多知识要学,时间总不够用似的。次句写诗人的感悟。“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阴,指极短的时间,这里以金子喻光阴,谓时间宝贵,应该珍惜。这是诗人由第一句叙事自然引发出来的感悟,也是诗人给后人留下的不朽格言,千百年来一直勉励人们、特别是读书人珍惜时间、注重知识积累,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三、四句叙事,补叙自己发觉“春深”,是因为“道人来引笑”。“道人”指白鹿洞的道人。“引笑”指逗笑,开玩笑。道人修禅养性是耐得住寂寞、静得下心的了,而诗人需要道人来“引笑”,才肯放松一下,休息片刻,可见诗人读书之专心致志,非同寻常。这不,道人到来之时,诗人正在深入钻研周公孔子的精义、教导呢。“周情孔思”,当指古代读书人所读的儒家典籍。从诗人的读书生活看,诗人是惜时如金、潜心求知的人。我们应当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知识是靠时间积累起来的,为充实和丰富自己,应十分珍惜时间才是。

江上

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新晴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惟有南风旧相识,径开门户又翻书。

就义诗

明・杨继盛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段宴帆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宿甘露僧舍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清平乐

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握雹。

(更多《清平乐》,尽在百度百科:)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间,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虞世南

垂瑞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白鹿洞

王白贞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祥穗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朱熹的《观书有感》两首 (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码喊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二)

昨夜江头春水生,

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__ 颜真卿老头的[读书]

读书不觉已春深

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陪模衫

周情孔思正追寻

__王贞白老头的[白鹿洞二首芦腔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方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__陆游老头的 [观书有感]

古诗文名句――花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唐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5、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唐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古诗文名句――鸟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 王维《鸟鸣涧》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唐 杜甫《春 望》

4、春眠不知晓,处处闻啼鸟。 唐 孟浩然《春 晓》

5、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晋 陶渊明《饮 酒》

古诗文名句――风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汉 曹操《观沧海》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元 马致远《秋 思》

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 题》

4、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 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古诗文名句――雨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唐 杜牧《清明》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唐 杜甫 《春夜喜雨》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南唐 僧志安《绝 句》

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古诗文名句――雪

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唐 高适《别董大》

2、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 柳宗元《江 雪》

4、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 南北朝 谢灵运《岁 暮》

5、野云蚂皮李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唐 李颀《古从军行》

古诗文名句――山

1、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宋 王安石《书胡阴先生壁》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3、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唐 王维《鸟鸣涧》

4、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唐 李白《渡荆门送别》

5、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宋 王安石《江 上》

古诗文名句――月

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 王维《鸟鸣涧》

2、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唐 李白《关山月》

3、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 张九龄《望月怀远》

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 唐 王建《十五望月》

5、月明松间照,青泉石上流。 唐 王维《山居秋暝》

古诗文名句――黄河

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闷迟自无涯。 唐 刘禹锡《浪淘沙》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唐 王之涣《登鹳鹊楼》

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 李白《将进酒》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 王维《使至塞上》

5、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唐 王之涣《凉州词》

古诗文名句――长江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 杜甫《登 高》

2、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唐 刘长卿《秋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唐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古诗文名句――日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 王维《使至塞上》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唐 白居易《忆江南》

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唐 王之涣《登鹳鹊楼》

4、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唐 杜甫《后出塞之二》

5、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 刘禹锡《竹枝词》

古诗文名句――春

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 叶绍翁握弯《游园不值》

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唐 孟浩然《春 晓》

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唐 韩愈《初春小雨》

4、一百里间春似海,孤城掩映万花中。 清 谭嗣同《豳 州》

5、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唐 白居易《永丰坊园中垂柳》

古诗文名句――夏

1、满园菜花开向夏,一双蝴蝶飞向空。 宋 朱翌《南 屏》

2、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老残游记》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唐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宋 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古诗文名句――秋

1、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唐 李白《秋 歌》

3、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唐 李贺《雁门太守行》

4、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汉 曹操《观沧海》

5、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南唐 李煜《相见欢》

古诗文名句――声

1、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 张继《枫桥夜泊》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 王之涣《凉州词》

3、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唐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4、万籁此都寂,但闻钟磬音。 唐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唐 王维《鸟鸣涧》

古诗文名句――色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唐 王湾《次北固山下》

2、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 唐 骆宾王《咏 鹅》

3、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唐 李白《送友人》

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5、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古诗文名句――香(嗅觉)

1、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唐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2、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唐 杜甫《绝句》

3、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唐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古诗文名句――沙漠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 王维《使至塞上》

2、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唐 王昌龄《从军行》

3、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唐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古诗文名句――哲理诗句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 陆游《游山西村》

*山路在曲折后出现的开朗,让人从中悟到:锲而不舍就会产生希望、出现新的境界。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 杜甫《望 岳》

*只有不畏艰险的去攀登,才能进入俯视一切的雄奇境界。

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 朱熹《观书有感》

*一个人心灵要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不断充实自己。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没落、腐朽事物的存在不足为奇,丝毫不能阻挡历史车轮的前进;进步的、新生的事物是在没落腐朽的废墟旁,蓬勃发展起来的。

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宋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正义的事业象奔腾的江水,将涤荡一切污泥浊水,使之滚滚向前。(有时也比喻恶势力都不能改变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古诗文名句――志向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东汉 曹操《龟虽寿》

2、人生自古谁无死!马革裹尸是英雄。 清 沙天香《战 歌》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 李清照《绝 句》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 杜甫《望 岳》

古诗文名句――酒

1、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2、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宋 晏殊《浣溪沙》

3、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唐 李白《宣州谢x饯别校叔云》

4、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宋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唐 杜牧《泊秦淮》

古诗文名句――树木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 陆游《游山西村》

3、树木从生,百草丰茂。东汉 曹操《观沧海》

4、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州。 唐 崔颢《黄鹤楼》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古诗文名句――马

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东汉 曹操《龟虽寿》

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宋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古诗文名句――云

1、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唐 李白《渡荆门送别》

2、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唐 刘禹锡《秋 词》

3、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宋 范仲淹《苏幕遮》

5、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南朝 吴均《山中杂诗》

古诗文名句――友情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唐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唐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 李白《赠汪伦》

5、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古诗文名句――舟船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唐 王湾《次北固山下》

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唐 李白《早发白帝城》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清 张继《枫桥夜泊》

5、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唐 李白《渡荆门送别》

古诗文名句――思乡

1、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唐 李白《渡荆门送别》

2、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南明 夏完淳《别云间》

3、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唐 温庭筠《商山早行》

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 李白《静夜思》

6、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唐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古诗文名句――爱国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南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2、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宋 陆游《夜泊水村》

古诗文名句――桥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元 马致远《秋 思》

2、晴虹桥影出,秋雁橹声来。 唐 白居易

3、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 唐 杜甫

4、长州茂苑草萧萧,暮烟秋雨 过枫桥。 唐 杜牧

5、波光柳色碧溟蒙,曲渚斜桥画舸通。 宋 欧阳修

6、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毛泽东 《七律・长征》

古诗文名句――送别

1、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唐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2、近来折枝苦,应为离别多。 唐 王之涣《送 别》

3、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 李白《赠汪伦》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 高适《别董大》

古诗文名句――数字

1、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唐 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2、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南宋 岳飞《满江红》

3、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唐 白居易《长恨歌》

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 李白《望庐山瀑布》

5、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宋 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古诗文名句――柳树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唐 贺知章《咏 柳》

2、杨柳东风树,青青夹玉河。 唐 王之涣《送 别》

3、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几度春。 唐 白居易《忆江柳》

4、柳送腰肢日几回,更教飞絮舞楼台。 宋 陈与义《柳 絮》

5、渭城朝雨徘宄荆蜕崆嗲嗔隆 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6、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 杜甫《绝 句》

古诗文名句――愁思

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唐 李白《秋浦歌》

2、问君能有几回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南唐 李煜《虞美人》

3、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4、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宋 李清照《武陵春》

5、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宋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古诗文名句――劝学

1、年小从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年书。 宋 王安石《赠外孙》

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颜真卿《劝 学》

3、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 陆九渊《读 书》

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古诗文名句――战争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 王昌龄《从军行》

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宋 辛弃疾《破阵子》

3、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 王翰《凉州词》

4、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唐 王维《使至塞上》

古诗文名句――草

1、树木从生,百草丰茂。东汉 曹操《观沧海》

2、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唐 杜甫《绝句》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古诗文名句――西湖

1、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唐 白居易《春题湖上》

2、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宋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4、只言山色秋萧索,绣出西湖三四峰。 宋 杨万里《秋山》

5、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6、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林升《题临安邸》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 征求诗词中有“红”、“赤”“彤”“绯”“胭脂”“丹”“炎”之类的词语的句子

    一、征求诗词中有“红”、“赤”“彤”“绯”“胭脂”“丹”“炎”之类的词语的句子 红: 千里莺啼绿映红。杜牧 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杜牧 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花退

  • 关于春节的诗句大全七言

    1. 关于春节的七句诗句大全 关于春节的七句诗句大全 1.关于春节过年的古诗句大全 1、《除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

  • 表达心情失落的诗词

    一、表达心情失落的诗词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唐 杜秋娘〈金缕衣〉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李煜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司

  • 思亲怀旧的古诗

    一、思亲怀旧的古诗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