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书法有的不堪入目,有的也将就,为何都喜欢拿来在网络上晒?
丑书就是网络时代的汉字垃圾,如果没有网络,丑书那有晒的地方?这就是不堪入目的名人书法也敢在网上晒的原因,大众都能在网上晒丑,名人为什么不能?哈哈!
书法艺术百花齐放,杂朵都有芳香之处。只是欣赏的角度不同而已!
什么样的书法被称为“江湖体”,难道江湖体不能登大雅之堂么?
江湖体可用八个字概括,即“不守法度,画蛇添足”。不守法度则无传承,画蛇添足则成下品。
如果你不能拿出来一个能服众的所谓“朝廷体”为标准,那么你所说的“江湖体”都是对探索和发展的污蔑,(当然那些江湖杂耍把戏式的不在咱们讨论之列),你就是“朝廷体”,你就是朝廷本身,你也给文化和文化发展划不出来界线,说不定你正是文化发展的绊脚石[灵光一闪][灵光一闪][酷拽][酷拽]
所有书法爱好者及书法家门能否团结一致?来提高这门艺术的发展?
悟空提问我回答:书法爱好者希望团结书法家,书法家则选择远离书法爱好者,这就是现实。因为书法爱好者希望得到书法家的指导和提携,而书法家只想结交同等水平的人或者是水平高于自己的人,事实上就是这样。
有意思的是,书法有说不完的话题,从秦朝说到中华民国,再说到今天,也说不完。因为书法是依附于政治而一路走来的,文化是交流交通的主要裁体。所以谈书法,可以省略政治因素,单独说着笔法与笔法传承的话题。
最后,书法家不愿意团结书法爱好者,因此只能各走各的,艺术是不可能达到统一标准的,只有个人熬过了寂寞,战胜了身体的需要,艺术境界就得到了提升。
感谢邀请,我坚定、肯定,以及认定绝对不能团结一致。
原因之一:从整体环境来看,书法圈和相声圈、小品圈一样,都是个圈,想有大的作为,想有贵人相助,你得先进这个圈,进不了这个圈,你就是写得再好也是个边缘人。那些掌握了舆论主导权所谓的名家对自己徒子徒孙还夸不完呢,哪有功夫搭理你?而事实上,有些书法人不愿意进这个圈,有的进不了这个圈,所以从这点上说是不成立的。譬如:颜真卿就是怀素圈子里的人;黄庭坚是苏东坡圈子里的人,对于更多的人来说,你算老几?
从书法专业人士内部来看,书法圈内部也是明争暗斗,当了书协主席,字就值钱了,当不了书协主席,这天底下写字比你好得多了去了,为了所谓的书协主席位置,各个协会内部内卷的厉害。完全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中总结的“文人相轻”的意识。
从书法表达来看,各种书体不尽相同,作为专业人士,尽管彼此相轻,但基本上还是能判断出好坏。功夫到了,哪怕你手上功夫不行,眼光还是可以的。但对于一般的书法爱好者来说,大家都是凭着自己的好恶来判断,而不是从专业的角度看,这样对所谓的好就很难达成一致。
因此,个人认为所有书法爱好者及书法家团结一致,来提高这门艺术的发展是空中楼阁,画饼充饥。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介于此,还是让专业的人去玩吧,作为书法爱好者,有空的时候铺纸研磨,写上几笔,让自己浮躁的心灵得到沉静,这比所谓的虚名来的更实际。
我是点墨堂主,以上是个人粗浅见解,不当之处,朋友们多批评。生活中,我喜欢书法、写作和插花,欢迎朋友们关注,有空了来聊聊咱们共同感兴趣的事儿。
-
1.需要文学常识,生僻成语以及名篇名句背诵 1、“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2、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
-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牙口好,胃口就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短短的一句广告词,让全国观众牢牢地记住了这个看起来憨厚善良、风趣幽默的李嘉存。准确地说,相声应该是李嘉存的专
-
学篆刻怎么入门? 您好,分享几本我看过而且觉得不错的书,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篆刻艺术》 刘江 浙江美术出版社 2. 《篆刻五十讲》 吴颐人 上海书店出版社 3. 《
-
我想第一,应该读一些中国书法史,中国文字的来历、演变,历代有哪些著名的书家,有哪些重要的流派、文字风格等等,这些都应该了解。比如刘恒著的七卷本的《中国书法史》,朱天曙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