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国学 > 历史文献

德国艺术史学家雷德侯是如何解读中国书法的?

时间:2022-06-02 03:04:17 浏览: 17 作者:笔墨纸砚网

中国书法史的主流是对“模件”的临摹史:书法共同模式。

1942年出生于德国慕尼黑的汉学家雷德侯,在西方汉学界拥有很高知名度和影响力,他的代表作之一《万物》一书,洋洋洒洒40余万字,共有8个章节,从历史的角度,详细阐述了中国艺术的发展脉络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东西方学术界深受好评。

在《万物》第8章《笔画可否自由》里,雷德侯从历史维度和东方文化理念下,详细解读了他对中国书法的理解,此章节集可读性、故事性和思想性为一体,是欧美人走进中国书法艺术世界大门的最好钥匙。

德国汉学家·雷德侯

文章开始,雷德侯用工业化的“标准件”来带领大家认识书法。他说,世界上所有的“标准件”都是追求高度的标准化,两个或数个标准件之间尺寸误差越小,其完美性就越高。

而在书法领域,书法创作跟标准化生产完全相反,相同的字,书写变化越大,形态和样式越新奇,就越说明其艺术性越高。一代一代书法家,在有限的法度内,寻求无限的形态变化,正是中国书法的魅力所在,也是优良传统。

怀素·自叙帖

接着,雷德侯先是引出唐代草书大师怀素(735年——799年),以怀素的狂草代表《自叙帖》阐述了中国书法的两个重要特质的一个,即,“书法在创作过程中的不可预见性”,以此来说明“气韵”在草书中的重要性。

在创作前,怀素并没有整体规划要怎么写?怎么布局?他也不知道将来会写成什么样子,他只是用自己的一腔热情和饱满气势,来驱动着毛笔一泻千里地书写下去。到最后,这件凝结作者独特个性和审美趣味,以及当时心境的书法作品,就是原创的、独一无二、浑然天成的艺术结晶。

王羲之·兰亭集序

再下来,雷德侯以东晋书法大师王羲之(303年——361年)创作于353年的《兰亭集序》为例,印证了“书法成品的不可复制性”这一特质。

大家都知道,公元353年王羲之以东道主的身份,邀请一帮朋友在家乡会嵇山旁的兰亭聚会,聚会结束,王羲之带着三分醉意,提笔撰写了一篇记录此次聚会的优美散文《兰亭集序》。第二天酒醒之后,王羲之非常满意自己昨日信手写下的书法形态,又一次拿起笔尝试了几十次,梦想着写出另一幅一模一样的作品,但无论怎么努力,他都无法如愿,要么结构章法不够完美,要么神韵丧失,只能作罢。

美国抽象派画家波洛克在创作

雷德侯得出,优秀中国书法艺术是最佳创作时机下自然而然流溢出来的产物,是有独特神韵的视觉形象符号,不可复制性是其最大特点。

最后,雷德侯对当今一些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画家的作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这些画家虽然从中国书法中获得了某些启发和灵感,并把它们融入到自己的绘画创作中,他们作品中的线条虽然具备连贯性和自由度,岂不知,这是“照猫画虎”的表现,对中国书法是“戴着脚镣舞蹈”,即,在一定法度内寻求书写变化这一本质艺术理念完全没有掌握。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 冷僻的文学常识

    1.需要文学常识,生僻成语以及名篇名句背诵 1、“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2、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

  •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牙口好,胃口就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短短的一句广告词,让全国观众牢牢地记住了这个看起来憨厚善良、风趣幽默的李嘉存。准确地说,相声应该是李嘉存的专

  • 学篆刻怎么入门?

    学篆刻怎么入门? 您好,分享几本我看过而且觉得不错的书,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篆刻艺术》 刘江 浙江美术出版社 2. 《篆刻五十讲》 吴颐人 上海书店出版社 3. 《

  • 大学学书法专业,需要读些什么样的书呢?

    我想第一,应该读一些中国书法史,中国文字的来历、演变,历代有哪些著名的书家,有哪些重要的流派、文字风格等等,这些都应该了解。比如刘恒著的七卷本的《中国书法史》,朱天曙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