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国学 > 历史文献

魏晋乐器

时间:2022-10-14 11:13:09 浏览: 202 作者:笔墨纸砚网

屈茨,琵琶,五弦,整篌,胡筋,胡鼓,铜钹,打沙罗,胡舞座银键搭,洪心骇耳,抚筝新靡绝丽,歌音全似吟哭,听之者无不凄怆。

琵琶及当路琴瑟殆绝音。”随着西域文化传入中原,很多外来的少数民族乐器也随之流入。像如铜钹,其本是西戎、南蛮、扶南、高昌、疏勒等国的乐器,“亦谓之铜盘,出西戎及南蛮,其圆数寸,隐起如浮枢,贯之以韦,相击以和乐也。南蛮国大者,国数尺,或谓齐穆王素所造。”关于铜钹的文献记载最早出现在东晋法显所著的《历游天竺记传》一书中。

铜钹乃是外来乐器,源自西亚,最早见于埃及、叙利亚,后在波斯、罗马等国流传。在东方,先见于印度,后而中亚。据《北帝书.神武记》记载,铜钹大约是在公元350年左右,随《天竺乐》传入我国中原。《隋书·音乐志》曰:“《天竺》者,起自张重华据有凉州,重四译来贡男伎,《天竺》即其乐焉。歌曲有《沙石疆》,舞曲有《天曲》。乐器有凤首整篌、琵琶、五弦、笛、铜鼓、毛员鼓、都昙鼓、铜拔、贝等九种,为一部。工十二人。”佛教自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由印度传入中国,而铜钹作为佛教梵吸赞诵法器随之或随后传入。

与此同时,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上至皇帝,下至名士,很多人都懂音律,善于操琴。门阀士族除了纵情享乐,满足声色之娱夕卜,同时也追求玄学意境。

五柳先生的琴是没有弦的,所以他的琴是不能发出声音的,但是他每当与朋友聚在一起时,就会拿出这张琴来演奏,朋友们也与他一起和合而成。五柳先生并不是不懂旋律之声,他之所以弹奏无弦无徽之古琴,其实是追求心中潇洒的境界,他认为这种境界用琴之音是不足以表达的。

古琴最能表达他们这种养心的心境,古琴音乐最能体现大家中的名士放荡不羁,不受传统礼法束缚的状态。他们欣赏古琴音乐或是演奏,并不在于音乐本身,而是在于自己的抬情养性。音乐成了沟通人与自然,体味人生真谪的媒介。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 冷僻的文学常识

    1.需要文学常识,生僻成语以及名篇名句背诵 1、“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2、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

  •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牙口好,胃口就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短短的一句广告词,让全国观众牢牢地记住了这个看起来憨厚善良、风趣幽默的李嘉存。准确地说,相声应该是李嘉存的专

  • 学篆刻怎么入门?

    学篆刻怎么入门? 您好,分享几本我看过而且觉得不错的书,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篆刻艺术》 刘江 浙江美术出版社 2. 《篆刻五十讲》 吴颐人 上海书店出版社 3. 《

  • 大学学书法专业,需要读些什么样的书呢?

    我想第一,应该读一些中国书法史,中国文字的来历、演变,历代有哪些著名的书家,有哪些重要的流派、文字风格等等,这些都应该了解。比如刘恒著的七卷本的《中国书法史》,朱天曙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