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书法《心经》适合初学者吗?
解答:
初学者,不推崇赵孟心经,心经属于佛教,具有政治色彩,国家对佛教管制严格。应推崇学习赵孟《三门记》楷书。
1.赵氏楷书中《三门记》结体宽博深稳,运笔酣畅圆润,最适合当字帖。此为赵氏传世作,学习就选择精品。
2.现在的小学生学习书法都在临摹赵氏楷书《三门记》
3.简介:《三门记》,全称《玄妙观重修三门记》是元代书法家赵孟頫创作的一幅书法作品。纸本现收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以之为底本的石刻位于苏州玄妙观正山门内。
赵孟頫书于元大德六年(1302年),作为赵氏楷书的上乘之作,其楷法精研,圆转遒丽,宽博凝重,晋唐风韵跃然纸上。
4.临习此碑,初学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笔法方法,赵体楷书行书笔意比较明显,用笔时点画需圆润华滋,同时笔路要清楚,方向要明确,尤其应注重各点画之间的呼应关系和行笔速度的把控。
二是结构方面,赵体楷书布白注意方正谨严,横直相安,撇捺舒展,重心安稳。
同时,还要留心赵体结字的“宽绰”,体察其外貌圆润而筋骨内涵,形体端秀而骨架劲挺的审美特征,力求临习时做到形神兼备。
三是书写赵体楷书时,掺用行书的笔法,使字字流美动人,也是赵体的特点之一。
四.不足是:妩媚有余,硬朗不足。得于手熟,亦失于熟。这就是说他的书法过于成熟,以至于学他者一不留神就养成坏习气。
赵孟頫(1254一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今浙江湖州人。赵孟頫五体皆能,以楷书和行书最为著名,个人在书法和国画方面成就最高。创造了赵体。
《心经》可以指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260字,是佛经中字数最少的一部佛教经典著作,是写给元代高僧中峰和尚的墨迹,大约40多岁时书,含义深远,影响较大,历代许多书家把它作为创作素材。
此行书作品有王羲之《兰亭序》《圣教序》的神采风韵。风神飘扬洒脱,生意盎然,体势秀丽挺拨,下笔干净利落,方圆兼备,运笔自如,线条紧密流畅,纵观此卷,有一股禅气迎面扑来。
在学《心经》之前,最好有楷书基础,比如练练《智永楷书千字文》,《王羲之圣教序》。再过渡到这本字帖上来,也许更易上手。
临此帖时注意加强力量感,可以参考借鉴《王羲之圣教序》。(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下图书法作品《心经》由赵孟頫所书。)
看到赵孟頫与文征明的这两幅《心经》作品,你怎么理解书法的传承性?
在临习《心经》的过程中,自然会去浏览各时期的传世佳作,从早期王羲之集字版到近现代诸多书法名家版本,不一而足。
赵孟頫行书《心经》,布局舒朗从容,用笔圆润遒劲,宛转流美,神采飘逸,风骨内含,盈溢着雍容典雅平和之美。
文征明行书《心经》,用笔清爽劲利,行气圆熟流畅,提按顿挫分明,使转灵活脆落,富有萧散轻灵雅逸之气。
把上述两位名家的《心经》作品做个比较,可以看出存在着诸多相似或者酷似之处,包括布局、字体结构、笔画等,有师出同门之感。如果再把王羲之《圣教序》之《心经》放在一起,那么结果就看得更清楚,都来源于王羲之。
实际上,在临读八大山人《心经》的过程中,如果稍加留意,也能感觉到,许多字体结构笔迹,同样来自于王羲之。难怪早有人说:天下书法皆王法。
他写的毛笔字很好看的!
-
一、红山文化的发源地在哪里? 凌源作为红山文化发源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地处辽冀蒙交界地带,自古以来就是东北与中原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天然通道。 二、赤峰旅游景观共有多
-
苏轼书法思想对后世有哪些重要影响 东坡书,如老熊当道,百兽畏伏。黄门书视伯氏,不无小愧邪? 秦少游书,如水边游女,顾影自媚。 黄太史书,如高人胜士,望之令人敬叹。 米老书,如小字莫作
-
一、硬笔书法等级考试内容是什么呢? 硬笔书法二级考试内容为:完成一幅 不少于 40 字作品,考试时间 90 分钟。 考试要求: 一、整篇幅的要求。 1、书写正确、端正。 2、标点符号
-
硬笔书法考级主要分为9级,前1~3级为初级,4~6级备空为中级,7~9级为高级,初级考核书法的基本临摹,中级考核硬笔书法的实用技能,高级则考核硬笔书法的创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