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书法 > 书法咨讯

怎样理解“运笔千古不易,结字因时相传”?

时间:2023-01-28 06:16:04 浏览: 112 作者:笔墨纸砚网

一、怎样理解“运笔千古不易,结字因时相传”?

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赵孟兆页的论书名言

“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这是元代大书法家赵孟兆页在《定武兰亭跋》中写下的一段话。七百多年过去了,赵氏这段关于书法用笔与结字的论述成了人们经常引用的论书名言。

为什么短短的两句话,能够成为人们经常引用的名言,甚至在七百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是书家议论不休的话题?这是因为这段题跋,明确地指出了书法创作中用笔与结字的重要性,特别是强调肯定了用笔在书法创作中具有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于“用笔千古不易”问题,当代书坛曾有一番激烈的辩论。持赞同意见的书家认为,这是赵孟兆页对用笔问题提出的精辟论断。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书法用笔应该千变万化,怎么可能“千古不易”?!

其实,上述后一种观点是把“用笔”和“笔法”问题混为一谈了。笔法是可变,多变的,但是正确的用笔法则是确定不变的。书法的正确用笔法则是什么呢?笔者在《书法创作气化机制刍议》一文中曾经指出,书法的气运用笔法则是书法的根本大法,是千古不易的用笔准则。因为书法用笔讲究力的表现,讲究“气韵生动”,讲究“风神”、“骨力”,而无论是“风神”、还是“气韵”,无论是“神采”还是“意蕴”,都需要通过“气运用笔”,才能实现。所谓“气运用笔”,就是以气驭笔,以意运笔。在气运用笔过程中,人的精神、气质、性情、学养全部体现于笔端,线条之质通过用笔使转而呈现为人文之质。这正是书法能表现人文精神的奥妙所在。古人说:“书重用笔,用之存乎其人”,又说:“善书者用笔,不善书者为笔所用”。因此,“用笔”是书法家驾驶笔墨,发抒性灵的关键所在。赵孟兆页体认到了这一点,并把他的体认形诸文字,遂有“书法以用笔为上”的论断。后世书家在创作鉴赏中有共同的体认,并对赵孟兆页的这段话产生共鸣,在取得共识的情况下,赵孟兆页的这句话成为千古名言也就不足为奇了。

值得一提的是,赵孟兆页的这段话,看似强调用笔的重要性,而实际上,他是同时在强调“结字”的重要性。“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书法乃视觉艺术,结字虽在一定程度上受用笔之势的影响和制约,但在更大程度上是受形式美法则的制约。传为王羲之所撰《笔势论》中就有:“倘一点失所,若美人之病一目,一画失节,如壮士之折一肱。”所以“结字”在书法创作中同样是重中之重。有意味的是,赵孟兆页将“用笔”与“结字”并举,且谓:“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反观当代书坛,在重视“展厅效应”与“个性表现”的当代,出现结字上的夸张变形,重离合变化的“流行省风”,实在是“结字因时相传”的佐证。赵孟兆页没有专门的论书文章传世。但是他的一些论书跋语,却多有妙解与深意。例如同样是在《定武兰亭跋》中,赵氏指出:“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右军书《兰亭》是已退笔,因其势而之,无不如志,兹其所以神也。”又说:“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况《兰亭》是右军得意书,学之不己,何患不过人耶!”赵孟兆页在书论上强强师古,重视“与古为徒”,这是后世书家视赵为复古派的主要原因。

二、请问《王羲之书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的呢?要求回答者有具体的参考依据

王羲之除了有书法作品传世外,世上还传有六篇书论。这些书论有这样三各情况:一是可确信为羲之书论,如其《自论书》;二是在初唐时便属“代传”的羲之书论,可以确认其最早出现在六朝时期,但是否为羲之所制却历来有争议,如《题夫人<笔阵图>后》、《笔势论十二章》(实际上还应包括传夫人作的《笔阵图》)。它们收录在唐人所辑的书论丛编中;三是由宋人书论丛编收录,但宋以前未见提起的羲之书论,如《用笔赋》、《书论》、《记先生书诀》。这部分情况更为复杂,其时代、撰者都值得斟酌。尽管如此,至少六篇书论可视作大王派书法理论的最初说明与总结。

王羲之除了有书法作品传世外,世上还传有六篇书论。这些书论有这样三各情况:一是可确信为羲之书论,如其《自论书》;二是在初唐时便属“代传”的羲之书论,可以确认其最早出现在六朝时期,但是否为羲之所制却历来有争议,如《题夫人<笔阵图>后》、《笔势论十二章》(实际上还应包括传夫人作的《笔阵图》)。它们收录在唐人所辑的书论丛编中;三是由宋人书论丛编收录,但宋以前未见提起的羲之书论,如《用笔赋》、《书论》、《记先生书诀》。这部分情况更为复杂,其时代、撰者都值得斟酌。尽管如此,至少六篇书论可视作大王派书法理论的最初说明与总结。

南北朝时期

三、黎兴华书法作品

黎兴华,番禺人,中文系本科毕业。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教育委员、广东省硬笔书法协会主席团委员兼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广州硬笔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广州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广州市番禺区石镇文联副主席。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黎兴华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黎兴华书法作品欣赏

黎兴华书法作品图片1

黎兴华书法作品图片2

黎兴华书法作品图片3

黎兴华书法作品图片4

书法中楷书的学习方法

由于楷书是书法的基础,所以学习书法,应当结合实用,先从楷书人手,耐心临摹,把字体的结构写正确,成为善书者,而后学研笔法,达到“书而有法”,再学其他字体,以免走弯路。

坚持临摹

学书临摹字帖,也称摹临,是学好书法的重要方法之一。《书学捷要》说:“临摹同工,是学书大要。”由于临摹字帖需要长期进行,容易产生急躁烦难的情绪,所以要有恒心耐性,坚持不懈,以古人缸干、皮穿的精神,达到既能惟妙惟肖的“人帖”,又可推陈出新的“出帖”。《学字》说:“凡临古人书,须平心耐性为之,久久自有功效,不可浅尝辄止,见异即迁。”学习书法需要坚持临摹,是因为书法以汉字为载体,以技法达道通理、表性传情的性质决定的。临摹首先要选帖,通常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和赵孟烦四家的楷书中,选择一部字帖,临好以后再转学另外一家。现把摹临的方法扼要分述如下。

一、摹帖法

摹帖也称摹影、影摹,有三种方法:一是用透明而不浸墨的书写纸盖在字帖上面,用毛笔对着字画摹写,笔随影走,称为摹影。二是用薄纸盖在字帖上面,先照着字体轮廓勾描成空心字,然后填写成黑体字,称为“双钩”,也称“响拓”(现今可用复印)。三是用书写纸盖在字帖上,先用硬笔画出字体笔画的中心线,然后对照字帖,用毛笔顺细线摹写。这样的摹临书写,既便于把字体结构写准,又易于把笔画写活,是摹帖的好方法。至于摹临字帖的次序,虽然宜于先摹后临,但是也需要交插进行,互辅而成。

二、临帖法

临帖是在摹帖的基础上,模仿着帖上的字书写。其方法也有三种:一是对临,就是看准字帖上的字,在纸(楷书先用有格的纸)上振笔直书。须注意看一个字写一个字,不可看一笔写一笔。每写好一遍,须总结经验,再写第二遍。王羲之在《笔势论》中指出:“初学字时,不可尽其形势,先想字成,意在笔前。一遍正其手足,二遍须尽形势,三遍须令似本,四遍加其遒润,五遍每加抽拔,使不生涩。如笔下未滑,不可便休,三行两行,临之不休,取滑健为能,勿计其遍数也。”这就是说,临习字帖,要做到结构正确,笔法无误,把字体写得遒润健美,才符合临书的要求。二是背临,又称默临,是依据对临的记忆和理解,直接书写字帖上的文字。经过多次默写,反复研究改进,写得既像帖上的范字,又有自己的笔意墨韵。三是空临,又称“书空”。就是不用纸笔,以手空画所临的字。史载占人空临的故事很多,也很有趣,如画被、画席、画地、画墙、画沙、画灰、画掌、画腹等。这样的以手空临,虽然是一种辅助方法,但是经过不断的心追手摹,对于增强记忆,提高认识,深化书艺情感大有裨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 红山文化的发源地在哪里?

    一、红山文化的发源地在哪里? 凌源作为红山文化发源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地处辽冀蒙交界地带,自古以来就是东北与中原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天然通道。 二、赤峰旅游景观共有多

  • 苏轼书法思想对后世有哪些重要影响

    苏轼书法思想对后世有哪些重要影响 东坡书,如老熊当道,百兽畏伏。黄门书视伯氏,不无小愧邪? 秦少游书,如水边游女,顾影自媚。 黄太史书,如高人胜士,望之令人敬叹。 米老书,如小字莫作

  • 硬笔书法等级考试内容是什么呢?

    一、硬笔书法等级考试内容是什么呢? 硬笔书法二级考试内容为:完成一幅 不少于 40 字作品,考试时间 90 分钟。 考试要求: 一、整篇幅的要求。 1、书写正确、端正。 2、标点符号

  • 硬笔书法考级要求

    硬笔书法考级主要分为9级,前1~3级为初级,4~6级备空为中级,7~9级为高级,初级考核书法的基本临摹,中级考核硬笔书法的实用技能,高级则考核硬笔书法的创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