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艺术 > 艺术杂谈

如何赏析拉斐尔油画《披纱巾的少女》等圣母画像:折射出人类美好愿望和人性光辉?

时间:2022-06-22 08:32:37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如何赏析拉斐尔的油画《披纱巾的少女》等有关圣母的作品:折射出人类美好的愿望和人性的光辉?

拉斐尔的这幅油画作品《披纱巾的少女》,据说是以他的意中人作为模特而创作的。但是我觉得,《披纱巾的少女》与达•芬奇的不朽巨著《蒙娜丽莎》比较起来,前者还是要略逊一筹。因为在达•芬奇笔下的《蒙娜丽莎》,她的脸上神秘的微笑,几百年来一直让人们争论不休,迄今仍然是没有一个定论。而拉斐尔的《披纱巾的少女》,虽然也是脸上也含着微笑,但是《披纱巾的少女》的微笑,显然是没有《蒙娜丽莎》那样的神秘,那样的委婉。当然,《披纱巾的少女》的微笑,是一种直白的微笑,开怀的微笑,是对着意中人幸福的微笑,是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憧憬的微笑,是与《蒙娜丽莎》神秘的、甚至可能是哀伤的微笑,截然不同的。而我国当代著名的画家靳尚谊所创作的油画作品:《塔吉克新娘》羞涩的微笑,其实是,至少是在我看来,是和《披纱巾的少女》的微笑,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的。

至于拉斐尔的其他的有关圣母的油画作品,我和大家就在下面浏览一下其中的一部分吧。

《西斯廷圣母》,画中的圣母,充满了母性的慈爱。她是多么的舍不得放下她怀里的耶稣啊。可是,在残酷的命运面前,她又能怎么样呢?她一样的要交出她的心肝宝贝,她心爱的孩子。

这两幅拉斐尔的有关于圣母的作品,展现的都是伟大的母亲的爱。但是,和前面我说到的《西斯廷圣母》里的圣母一样,她们都无力抗拒残酷的命运。她们对自己的孩子的爱,在残酷的命运的面前,是那么的伟大,然而却又是那么的纤弱无力。

而今天的一些人,他们根据拉斐尔的《救纱巾的少女》所获得的灵感,创作出来的摄影作品:《披纱巾的少女》,在我看来,虽然也称得上美,但却是少了几分的自然的,纯粹的发自于内心的美。这些摄影作品中女主人翁的笑,总是有一种做作的感觉,有一种矫柔造作的姿态。大家觉得,我的这个说法对吗?

伟大的艺术时代总是会诞生一些伟大的艺术家,比如,被后人看作是西方人类文明新生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大批优秀甚至天才的艺术家,拉斐尔就是其中一位天才艺术家,那么,如何赏析拉斐尔油画《披纱巾的少女》等圣母画像,折射出人类美好愿望和人性光辉?

拉斐尔油画《披纱巾的少女》等圣母画像,折射出人类美好愿望和人性光辉文艺复兴三杰中拉斐尔的作品最为柔美、优雅,他以圣母题材绘画闻名于世,又擅长吸收达芬奇和米开朗琪罗的长处,将写实风格和抒情风格结合得恰到好处,相比较于米开朗琪罗肌肉发达的人物形象,拉斐尔笔下的人物丰满圆润而柔和,

拉斐尔的那幅《披纱巾的少女》是模仿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而作,无论是人物的姿态或是表情,都与达芬奇的作品相似,画中女子颈上戴着珍珠,右手放在胸前,表示诚实的新娘姿态,脸上有着自然的红晕,眼中流露出浓浓的爱意,让人看了感觉很有亲和力,

的确可以这么认为,拉斐尔笔下的圣母画像,折射出人类美好愿望和人性光辉,本身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拉斐尔笔下的圣母画像虽然属于宗教题材,但却没有一点宗教圣母的庄严,那些圣母表情都是充满着亲和力,让人愿意接近,比如,《西斯廷圣母》,

画中圣母既温柔又兼具人类保护者的气势,他将感性美和精神美统一起来,将崇高精神理想和人类的情感结合,这样的圣母显得年轻、美丽、充满母性的光辉,一点都不像神,更像是人间子女的母亲,拉斐尔能创作出如此画风,这和他自身的个性以及对“人文主义”的理解有着直接关系。

拉斐尔作品《披纱巾的少女》

相关阅读
  • 漫谈中国文化里的牛

      春回大地,耕牛拉犁,划破油乌的沃土,撒进去的种子很快就会让天地间充满生机。牛,似乎不是耕种土地,而是打开地门,沟通天地间的气息,融进春天温热的活力。俯首甘为孺子牛。不

  • 大力弘扬创新精神 转变文联工作方式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创新发展,在多次讲话和论述中反复强调“创新” 。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

  • 兰痴郑板桥与兰花的趣事

      清代诗人、书画家郑板桥是有名的兰痴。他的文章《种兰》中说,他种了10多盆兰花,把它们移植于太湖石、黄石之间,是一个避免阳光直晒,又阴凉干爽的地方,第二年就开了10多朵

  • 戏曲艺术——守正创新 薪火相传

    图为京剧电影《龙凤呈祥》剧照,京剧名家李维康饰演孙尚香。制图:蔡华伟  核心阅读  戏曲艺术薪火相传,既要十分重视经典剧目的传承传播、戏曲表现技法的代际传承,还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