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到书法家需要多方面的修养,需要“字外功”,我们经常会引用晚清大书法家杨守敬在《书学迩言》绪论中说的一段话:梁山舟答张芑堂书,谓学书有三要:天分第一,多见次之,多写又次之...
-
徐渭(1521—1593)是晚明杰出的书画家、文学家,常以“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自居。其笔墨恣肆、满纸狼藉的作品,弥漫着的郁勃之气和苍茫之感,在明代乃至中国书法史上...
-
书法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艺术,能传之久远的作品,其作者必然是人品高迈、行为世范、具有高尚道德和强烈正义感的。道义即存于作品之中,道义是书法的灵魂。 书法的...
-
(1)细看。细看,就是要对法帖中字的用笔、结构、章法要详察细审,既要在静态上把握笔画形态,又要在动态上理解点画间的呼应关系。在结构上既要看到线条本身在空间中的安排,又要...
-
1.直线贯气 贯通行气是行书布局谋篇的重要技巧,古代书家在实践中取得不少成功的经验,直线贯气即是其中的一种。在篆书、隶书、楷书的章法布局中,因其字距匀等、字...
-
1920年9月9日古城长沙的潮宗街,一家微不足道的书店开业了。一位中年官员在一众簇拥下,从绿呢大轿里出来,来到这家书店门前,并为书店剪了彩,只见门上四个雄健的颜体匾额“文化...
-
自1995年首都师范大学首次招收书法博士研究生迄今已整整20年,书法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式日趋成熟。整个书法专业更是有了长足的发展:自浙江美术学院于1963年、1979年相继开始...
-
相传米芾非常聪明,家里便将他送入书馆学习。可孩子生性好玩,三年下来长进不大。一日,米芾听说有位秀才写字极好,就去请教。秀才看了米芾的临帖后说:“跟我学写字可以,但有个条...
-
草书是极理性与极浪漫诗性相结合的艺术。 极理性--即表现对传统作品笔法章法的解读、感受--深度地感受--思考--判断--总结--找出经典--模拟--深度模拟--锤炼。 ...
-
什么是截笔呢?“截笔”是流行于魏晋南北朝,一直到唐朝的一种毛笔的用笔方法,是一种笔法。我们现在正常的使用毛笔,一般都会有起笔、行笔和收笔,而截笔是在行笔的中间部分突然...
-
这一段时间,书法界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一些书法作品遭到了严厉批判,“丑书”与“江湖书法”是批判赖以展开的中心词。然而,何谓“丑书”或者何谓“江湖书法”,争论者远未取得...
-
“中宫“和“中宫收紧”这两个词,相信很多学书法的人经常会听到的。 “中宫收紧”是硬笔书法中的重要原则。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什么是中宫和中宫收紧。 什...
-
一 关于书法教学观念,我认为有必要对今天所能见到的、听到的教学观念作一番清理。这绝不意味着对艺术风格多样化的一种否定,而是要了解现状,了解现在存在的问题。清理的...
-
书法从“技”至“心”,传王羲之论笔意可见之:“须得书意,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自有言所不尽得其妙者。”唐人书论强调艺术主体之呈现;宋人论书,重意、重人品,融斋论书最重此。...
-
杜甫《堂成》诗卷(局部) 苏轼(宋) 文字起源于记事述言,带有强烈功利色彩。所谓“功利” ,即实际功效和既得利益。 《庄子》中说“功利机巧,必忘夫人之心” ,《韩非子》中说...
-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写道,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是人类文明...
-
历史上的很多经典文章采用的是“对话体”和“语录体”。柏拉图的著作几乎都是用对话写成,奠定了西方哲学智慧殿堂,令后人感叹“全部西方哲学不过是柏拉图思想的注脚”。《...
-
细看就是要对法帖中字的用笔、结构、章法要详察细审,既要在静态上把握笔画形态,又要在动态上理解点画间的呼应关系。在结构上既要看到线条本身在空间中的安排,又要对线条...
-
明代书法,崇尚帖学,往往类多行草。卓越者能上追晋唐,尤擅简牍之美,几越唐宋。早期声名最著者,当推三宋(宋克、宋璲、宋广)和二沈(沈度、沈粲)。至中期祝允明、文徵明、王...
-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杨喜山先生写的朱墨小楷《心经》:为何不能乱用红墨水常言道:学习书法,不仅仅是练心练笔,更要了解相关的文化,知其底蕴。这两年不知为何,在书法圈,也刮起了不小...
- 1 各种鸟的意象
- 2 含有梦萦的诗词
- 3 关于树的诗句
- 4 有哪些你觉得是人间绝句的诗词?
- 5 求晏殊《蝶恋花》
- 6 关于桃花和柳树的诗句有哪些(写桃花和柳树的诗句)
- 7 关于雪的宋词诗句
- 8 敕勒川,诗歌。
- 9 草前面加一个字,诗意一点的
- 10 关于古城的春天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