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笔墨纸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诗歌 > 诗词文学

立春文案古诗词?

时间:2023-05-26 08:41:15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一、立春文案古诗词?

写立春的诗词很多,著名的有

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杜甫

冥冥甲子雨,已度立春时。

轻箑烦相向,纤絺恐自疑。

烟添才有色,风引更如丝。

直觉巫山暮,兼催宋玉悲。

二、有没有关于立春的古诗词?

《咏廿四气诗・立春正并哪月节》唐代・元稹内容如下:

春冬移律吕,天地换星霜。

冰泮游鱼跃,和风待柳芳。

早梅迎雨水,残雪怯朝阳。

万物含新意,同欢圣日长。

译文:立春了,冬季即已宣告过去。正是由于节气的变换,而大地上的气候,也在日渐不断地温暖起来。

原来结冰的河水,如今都已解冻了,那些潜藏于水下淤泥之处的越冬鱼儿,也因感到水温变暖缘,它们都已开始游到水面进行觅食活动了,有时还十分欣喜地、不断地在水面上跳跃着;知春的杨柳呢,此刻,已经开始萌芽了,并渐渐地长出了新叶。还要急待着和风的吹拂与阳光的沐浴,它们才会快快地吐露出柳絮的芬芳,并且随风地飞舞着。

在立春节气之间,报春的梅花也已早早地开放了,到处散发着醉人的清香:好象一面在告知人们春天已经来临,一面又在喜迎着将要来临的春雨的滋养;还有,原来大地上冬天遗留下来少数残雪,此刻,它们最怕的就是朝阳了:因为一经春日阳光的照射,残雪很快指春就会融化成水,或流走、或蒸发空间了。

这时,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也都一改冬日原貌,开始蕴含并显露出欣欣向荣的新意了;而大唐朝野,也在“打春牛劝春耕”的民俗活动中,共同欢庆着天已变暖、变长的立春节日的到来。

《咏廿四气诗・立春正月节》赏析

《咏廿四气诗・立春正月节》诗,作者是从冬去春来、鱼跃柳芳、雪融唯蔽耐梅放、万物更新上,表达了大唐人民对于立春节日到来举国同欢的风尚。

这种物候与民俗相结合的手法,准确地反映了中国立春节日的文化历史传统。故而,该诗可谓是一首春回大地的迎春序曲。

三、立春的诗词有哪些 关于立春的古诗介绍

1、《立春》

【唐】杜甫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全盛时。

盘大宽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2、《立春》

【唐】韦庄

青帝东来日驭迟,暖烟轻逐晓风吹。

Y袍公子樽前觉,锦帐佳人梦里知。

雪圃乍开红菜甲,彩幡新翦绿杨丝。

殷勤为作宜春曲,题向花芹尘笺帖绣楣。

3、《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唐】罗隐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滚首亮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相关阅读
  • 西川:被痛苦所改变

    西川先生自选诗学文章之七:痛苦、忧愁、疼痛——这三个属于近亲的词汇可以相互连接。不同的连接顺序代表着不同的情感历程。一种连接:疼痛—痛苦—忧愁,这大概说的是南唐

  • 王晓明等: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

    主持人:王晓明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参加者:张宏 华东师大中文系博士研究生徐麟 华东师大中文系文学博士张柠 华东师大中文系硕士研究生崔宜明 华东师大哲学系博士研究生时

  • 为何要学习文学?文学可以习得吗?

    唯有文学和艺术才能拯救人心。——木心为何要学习文学《文心雕龙》有言:“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感受生活,

  • 温经天:荒野(雷武铃点评)

    有一种镌刻不记录石头或美玉之上热血会浸染一切垂死的事物再造为司南或者光源引领迷途的兽心人靠近生命的夜晚鸿沟和嘶鸣在所难免猎手匍匐于野性的想象时常梦游牵着无